61.第六十一章 陳背簍逛北京(2 / 3)

令他欣慰的是沒人和他計較,不像老家,和人蹭一下或看多看一眼,拳頭刀子就招呼上了,北京人還是很文明。

隻有一點讓陳背簍很不爽,當他拿著北京大學的錄取通知書,向人們問路時,人們沒有表示出一點的驚訝來,像看一張晚報一樣,司空見慣。

沒想到北京這麼大,北大這麼遠,陳背簍感覺已經走了幾十裏,還沒有走到,天太熱了,人和車太多了,到處一片嘈雜,轟隆隆的,腳下的地都在抖。

在鄉下走路,熱了,找個樹蔭涼快一下;渴了喝幾口山泉水,這裏的水都要錢,一瓶水兩口就完了,陳背簍算了一筆賬,光是喝水,每年都是個不小的數字。

最讓他們痛苦的是上廁所,在家時,老半天撒一泡尿,到了北京,尿特別多,剛撒過又憋得慌,肚子疼,咕嚕嚕地叫,馬上要拉在褲子上了。

好不容易找個公廁,一頭紮進去,解決了,出來時要兩毛錢。

什麼都想到了,唯獨忘了上廁所需要紙,趕緊買了一包,走不上幾步路,肚子又痛了,東張西望地找廁所,這一路折騰得痛苦不堪。

最終,陳背簍還是坐了車,是一輛拉貨的人力車,跟在他們後邊問:“去哪?捎你們一程。”

陳背簍說:“不坐,快到了。”

拉車的問:“去哪?”

陳背簍說:“去北大。”

拉車的說:“趕緊上車吧,像你們這種走法,天黑也走不到。”

天黑前必須趕到,今天報不了名就會有麻煩,陳背簍停下了,問:“多錢”

拉車的說:“二十塊。”

陳背簍猶豫不決,不坐吧,萬一趕不上呢?坐吧,又太貴了,況且趕了一大半路,劃不來。

拉車的停住了,一把拽過陳背簍背上的被褥,扔在車上說:“我是學雷鋒做好事,二十塊真沒多收。”

陳背簍和陳望春坐在人力車上,舒展了一下酸痛的腿腳,長出了一口氣,這才開始放鬆地欣賞北京的風景。

到了北大西門,已經是六點多,陳背簍和陳望春背著被褥、扛著挎包,心急火燎地往校園裏走,一路走一路問,一個好心的女學生,一直將他們帶到了報名的體育館。

體育館裏,一字排開一長排桌子,流水作業,誌願者幫著拎包、倒水、領生活用品,陳背簍閑下來了,他坐在一邊,脫了鞋,使勁搓他腫脹的腳。

兩個小時,一切辦妥當了,陳背簍和陳望春把行李搬到宿舍,收拾停當後,陳望春被同學帶著去熟悉教室、餐廳、操場,滿校園轉悠,他像一條魚,終於遊進了大海。

陳背簍卸下了身上的擔子,在一棵樹下的青石板上,躺倒就睡,這一覺直睡到第二天太陽升起。

送陳望春報到後,陳背簍北京之行的任務算完成了一大半,他還有幾件事要做。

陳背簍是油坊門有史以來,第一個去北京的人,牛大舌頭當了幾十年的村幹部,平生最大的願望,就是能去一趟北京,在天安門廣場上散散步,但他一是沒經濟能力,二是年紀漸漸大了,出門不便,隻能靠陳背簍滿足他的這個心願。

牛大舌頭要求陳背簍照幾張相拿回來,然後,他放在枕頭邊天天看夜夜看,直到咽氣的那一刻。

村裏很多人向往天安門、英雄紀念碑、中南海、頤和園、長城等等,他們要陳背簍一定要挨個去,摸一摸,然後他們再摸摸陳背簍的手,體味一下真切的感受。

陳背簍在北京大學西門照了張像,表明他到了北大,隨後,他與天安門、人民大會堂、英雄紀念碑分別合影留念,盡管這花了他一大筆錢,他很心疼,但覺得花得值。

長城很遠,坐車需要上百塊錢,還不算門票,陳背簍猶豫再三,還是決定不去了,不就是一道磚頭砌的高牆嗎?來回一趟,花幾百塊錢,太不值了。

他發現,到了北京,他的兩條腿不聽使喚了,地圖上那麼近的地方,有時候一整天都走不到。

北京烤鴨也在考察範圍之內,但他吃不起,他站在門口,看人家怎麼吃,他記住了,回去給村裏人炫耀。

他買了兩瓶牛欄山二鍋頭,回去和六爺、老陳皮他們喝,這可是正宗的北京貨。

開始感覺啥都新鮮,後來覺得啥都沒意思,北京無非就是人多、車多、樓高,遍地都是當官的,街上隨便撞一個,都是處級幹部,就像在魚池裏遊泳,到處是魚。

來北京之前,陳背簍幻想能在大街上碰到新聞聯播裏的熟麵孔,和他們握手、合影、留念,這一輩子就有了吹牛的資本,活活能把劉麥稈給氣死。

但是,他逛了一整天,一個也沒見著,聽說黨和國家領導人都住在中南海裏,他便鼓足勇氣去了中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