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8.第148章 皇黨好處(2 / 2)

而且賣官鬻爵多了,會讓朝廷變得更加混亂,這會影響朝廷的選拔體係,一切都按照自己想象的來,朝廷的體係就會分崩離析。

如果研究曆史就會發現,每一個王朝終結的後期,就會因為軍費緊張,出現賣官鬻爵的現象,這就導致了整個體係的崩潰。

就像是現如今社會流行的話,一板磚下去,能夠砸死一群本科生。

你讓一個七八品的縣令,去管理一群五六品買的官員,你覺得他們會老老實實聽話嗎?為了炫耀之類的,隻會讓秩序變得更加混亂。

所以給名隻能說備選,萬不得已的話,周易會承諾一些職位給這一類人。

有的人會說,既然知道危害,還要這麼做。這也沒有辦法,即使秩序再壞,又能壞到什麼地步。

所以直接給錢權名不太合適,那麼隻有從其他方麵,來讓皇黨成員有優越感,而且這三樣可以考略作為潛規則,不適合喧於口。

首先,周易多少給了他們一些特權,那就是沒有證據情況下,皇黨成員見官不跪,限製在五品及五品一下。

這就相當於一種虛榮心的滿足,別看你是五品官,我有沒有犯法,憑什麼要給你下跪,沒有明確的高人一等,可是這卻滿足了一些人的虛榮心。

接著就是減稅以及免稅,對於那些亂七八糟的稅務,直接可以免除,必要的商業稅以及農業稅可以規定多少地以內免稅,超過部分減稅。

這就保障了皇黨成員的基本生活條件,鰥寡孤獨者,還可以由國家贍養。

至於贍養全國,這一點還做不到。畢竟沒有網絡,工業水平低下,百姓養活朝廷都非常的困難,再加上全國老人小孩,最終的壓力,還是落在百姓自己頭上。

而且這種理念,實在是有點超出時代認知,根本就不適合推廣,不是說先進的製度就是好製度,隻有合適的製度,才能稱作好製度。

再有就是優先錄取,以及優先分配職位。

這一點就要提到科舉了,要知道,科舉每年都會有大量的人才,進士就不用說了,就連舉人之類,也都包分配工作。

甚至一些秀才,也會在包分配的行列,以及狀元榜眼之類的,也隻能成為知縣老爺。

就拿王勝堰來說,雖然有點迂腐,不太懂得人情世故的原由,被壓了很多年。同時也可以看出,職位實在是太少了。

除非你有關係,或者說有背景,再不濟也要會做人,才能夠很快的填補實缺,不然都是被封為虛職,等待著空缺之後彌補。

進士及以上,可能還會等待一下。一些舉人之類的,在等了一兩年左右,實在等不到了,都會回鄉。

畢竟這等待的過程,也是有花費的。京都物價高昂,對於隻有虛職的文人來說,那點俸祿根本就養活不了自己,可是他們又沒有來錢的渠道。

關鍵是這個等待,實在是有點漫長。王勝堰等待了好多年,一直處於不上不下的虛職當中。品級挺高的,就是沒有用。

要知道,王勝堰這麼多年,可是過得十分清貧。如果不是狀元的話,估計早就等瘋了。而他的虛職職位,連想要見皇帝的資格都沒有。

皇帝見的人才那麼多,處理的事務又非常的繁重,即使你是狀元又如何,三兩天之後不見,恐怕連名字都想不起來。

所以即使遭受到不公平,這根本沒處申冤,那些負責派官的吏部人員,有的是辦法對付你。

理由也非常的簡單,職位低的實權,人家吏部覺得隨便派個人就可以,不能委屈了你狀元,你一個六品官,雖然是虛職,怎麼可能去讓你做七品實權的小官,鬧大了吏部也能全身而退。

職位高的,又說你沒有經驗,一些老資曆已經熬了很多年,把你再壓幾年也是有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