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發現事情鬧大了,根本捂不住了,才會向上通報,或者說開會討論一下,然而時間拖的越久,損失也就越大。
當然了,隨著現在網絡的發展,很多事情就算是想要掩飾,也很難辦到了。有一個風吹草動,領導罵人之類的,立刻就會成為熱搜,相信隨著信息的傳播,這種欺上瞞下的行為,也可以得到根治。
說的有點遠了,古代社會可沒有這麼發達的網絡體係,那些官員奏章,寫的都比較溫和,發生了什麼天災,損失慘重,最嚴重的詞語可能就是流離失所了。
至於死去多少人,慘烈程度達到什麼樣,奏章裏是萬萬不會出現的。
周易也知道天災嚴重,因為流離失所的詞語,在奏章裏頻頻出現。流離失所已經是官員寫的最嚴重的詞語了,可見天災多麼的嚴重。
這也是為何,古代發生了天災人禍,皇帝都喜歡派遣欽差大臣的原因,或者說派遣巡撫之類的。因為皇帝也不是那麼好糊弄呢,對於官員的把戲,多少也了解一些。
地方官員都有欺上瞞下的傳統,派遣欽差或者巡撫,就可以更大程度的了解當地的災情,同時傳回給皇帝,做出相應的準備。
也因為這樣,欽差還具有生殺大權。對於各地瞞報的官員,都有先斬後奏的權利。
當然,這個欽差或者巡撫為人怎麼樣,就要看皇帝識人如何了,一般都是禦史台一類的清官前往,以免被當地收買欺騙之類的。
現如今沒有欽差,沒有巡撫。周易得到的消息,都是當地自己寫的折子,楚先生雖然自己沒看到,但是他卻可以猜到裏麵的大概內容。
畢竟幕僚都是聰明人,對於官場多少是有一定了解的,因此官員的那些小把戲,他不用去看,也可以猜出一個大概。
因此他才敢斷定,周易把看到的奏章,嚴重程度擴大一百倍,真實情況可能都不為過。如果隻是流離失所的話,也不至於各地起義不斷。
其實每天都有大小起義,隻不過大部分被當地官府鎮壓下去了。那些都是小規模的起義,都是以村莊的形勢,所以威脅不大,隻有當地官府鎮壓不了了才會上報,讓大軍鎮壓。
因此周易看到的,都隻是奈何不了的,各地的情況會更加的嚴重。
聽了楚先生的肯定說法,周易也立刻打起了精神來。身體微微前傾,小手也攥緊了拳頭。他以為大乾已經十分艱難了,沒有想到比知道還要艱難。
是不是意味著,大乾真的要亡了嗎?
至於楚先生有沒有誇大其詞,他覺得沒有必要。畢竟楚先生沒有騙他的理由,騙了周易又能有什麼好處。
而且楚先生既然是幕僚,那就是讀書人,肯定有一定聲望的,也算是天下名仕了,欺騙周易周易的話,還可以落得一個不好的名聲。
不管怎麼說,周易都是名義上的皇帝。蒙蔽聖聽的說法,對於讀書人來說,這就是罵名,就意味著是逆臣。
傳出去的話,對於楚先生來說,打擊還是非常大的。而且楚先生年齡也很大了,不可能說不愛護羽翼,讓自己來一個晚年不保,這是再嚴重的懲罰了。
而且周易現如今,經過賈惑,戴毅幕僚的印象之後,對於幕僚這個行當,不敢有任何的輕視,反而再如何重視也不為過。
他們既然能被人委以幕僚的身份,那麼肯定有過人的才能。這一點是可以肯定的,畢竟幕僚沒有官員體係,職位卻非常的高。
大家不可能傻乎乎的找一個傻子當做幕僚,用傻子當幕僚,你這是在侮辱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