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秦勇又給李雲濤說了一些趙海清要封王的事情,結果也惹得李雲濤大笑了起來,好像很久沒有聽到這樣的笑話了。
“那廝做事都不動腦子的,符合他的性格。”這是李雲濤給趙海清的評價,可見趙海清和誰的關係,都不是太好。
然而在嘲笑之餘,也頓時感慨。男人建功立業,征戰沙場又是為了什麼,除了保家衛國之外,再有就是出人頭地,升官發財。
以前想要當一個大將軍,都是一種奢望,一種夢想。現如今已經開始有人封王了,也不知道他們有沒有封王的那一天。
如果哪天真的義父登基了,還真的有可能封王。但是幾率實在是太小了,大乾為何這麼多年,沒有封過異姓王,就算是王爵,也是沒有封地的,這就是原因。
不是沒人有這麼大的功勞,而是因為大乾先祖不想開先例,也不敢封王,擔心為國家帶來隱患。
最終四大鎮國將軍,依舊演變成了實質性的封王,威脅著中樞。
恐怕那些先祖也沒有想到,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最終還是出現了實質意義上的藩王。
野心這種東西,其實在什麼時候都不缺,隻不過和平的時候,大家把這種東西壓在心裏,而到了亂世的時候,就把這種東西給表現了出來。
趙海清確實是可笑,但是又說出了多少男人的夢想。
接著,秦勇又給他介紹了周易如何接近秦奮的,如果誘惑徐凱東的。這也讓李雲濤明白了,為何要對一個九歲的孩子,做出這種誘騙的事情。
……
周易感覺,自己還是好好的,聽話的做自己的傀儡皇帝吧,實在是太難了。
盼星星盼月亮,好不容易盼來了一個所謂的忠臣,沒想到竟然是一個兩麵派,而且還是一個充滿了仇恨的兩麵派。
頓時讓他感覺到,前途一片黑暗。
說到底,終究還是真興帝,把老皇帝遺留下來的的最後一點底子,都給敗的一幹二淨。你猥瑣發育不香嗎?為何這麼的衝動。
對於真興帝的始末,周易了解的也不多,也都是大家差不多都知道的事情,所以他知道真興帝隻隱忍了一年。
他不知道真興帝到底經曆了什麼,或者說忍受多大的壓力。想來肯定有他的理由,讓他認為時機成熟了,或者說在不動手就沒有機會了。
但是周易卻可以根據結局,往前推倒過程。而結局獲利最大的,就是現在的陳虎,皇帝死了,鍋被那些死去的大臣背了,陳虎什麼都沒有付出,就平白無故解決了大患。
雖然陳虎的理由很充分,也沒有太多他不利的證據。但是他獲利最大這一點,無法掩蓋他不是幕後黑手。
如果隻是倉皇應對,不可能做的如此的完美,周易堅信,陳虎絕對是幕後黑手。
現在想來,還是明壽說的話最為在理。果然是沒一個好人,也沒有一個人可以去信任。
可是明壽的好感度,也隻有66呀,他想要的是忠臣,而不是說想要一個小弟在下麵喊666。這麼低的好感度,隻能說類似於中立派。
如果周易是掌權了,自然可以想辦法拉攏中立派。但是現在處境艱難,萬一拉攏人家人家回頭投靠了陳虎,把這當做投名狀,周易可就慘了。
所以周易不敢去主動收服對方,而且現在的皇宮,能夠活下來的都是聰明人,也不可能輕易投靠,就連青玉的好感度,也有很久沒有變化了。
生活不易,還需努力!
周易也隻能在心裏暗暗警惕,但是該努力的還是要努力。
一個選擇是老老實實,慢慢的等死。寄希望於敵人讓他們的良心發現,也許可以逃過一劫之類的。
還有一個選擇,那就是繼續這種危險接觸,很可能下一個接觸的,依舊是李濤這樣的人,也有可能是別的勢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