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如願以償(1 / 2)

韓梅高中畢業後,終於如願以償,和楊飛、寧寧同步考上了東北音樂學院。他非常感謝楊飛這幾年對她的幫助,尤其是臨考前的那半年……

那是1997年國慶節那天傍晚,楊飛來到了韓梅家。韓梅的爸媽在飯店還沒回來,她一個人正在家裏,看香港回歸的電視節目呢,楊飛怕寧寧攆來惡作劇,就長話短說告訴韓梅:“梅梅,我已經跟肖劍老師說好了,他同意給你做考前輔導了。”

韓梅興奮地說:“真的!太謝謝你了楊飛。”楊飛說:“謝什麼,那你放假起來,就去一趟我們學校吧,見見肖劍老師”韓梅答應道:“行,等過了節我就去。”說完楊飛就急匆匆地回去了。

很晚了,爸爸媽媽才回來。韓梅就把楊飛說的事,跟爸爸媽媽說了一遍。

爸爸媽媽也很高興,韓太祥說:“楊飛這小孩辦事穩重,有把。”白玉蘭說:“有沒有把也得去拚一拚了,你沒看現在的大學生,都不包分配了麼!管咋地走專業呀,還能有點希望。”

韓太祥附和地說:“那是呀,古語說的好,‘家稱萬兩黃金不如有藝在身嘛’”!白玉蘭盯了他一眼說:“那你有啥藝呀?”韓太祥不好意思地說:“我……”

國慶節過後,娘倆就趕頭班早六點的大客車,去了省城。東北的十月,秋高氣爽、碩果累累,是人們最愉悅的季節。

看那高高的天、淡淡的雲、紅紅的楓葉、黃黃的稻穀;還有那多彩的ju花、斑斕的蝴蝶、溫馨的蟬鳴、成熟的落葉,構成了一幅人間最美的畫卷,令人賞心悅目、感慨萬分。

一路上,白玉蘭和女兒韓梅也同其他乘客一樣,盡情的讚美著秋天,品味著這迷人的秋韻,不知不覺中就到了終點站——省城。

一下了車白玉蘭可就有點懵了,這省城建設的太好了!一晃有二十多年沒來了,這變化也太大了,原來的印象一點都沒有了。

她來的那暫,是一九七五年,她當時是做為先進知識青年的代表,到省裏參加了一次表彰大會,當年她才二十一歲。

那時候的省城,街道兩旁的樓房沒這麼高,也沒這麼多,更沒這麼新,多數還是平房呢。

大街上也沒有這麼多的車,就是有,也是大解放卡車多,大客車少,轎車那就更少了,星蹦能看到一輛。孩子們都追著攆著看,覺得很稀奇。

馬車、牛車倒是不少。弄得人們走路還得加小心,有時不注意就會踩一腳馬糞或牛糞。

要是和現在比呀,那可是天壤之別了!白玉蘭是百感交集,感慨萬分。她一遍又一遍地跟女兒說:“黨的政策多好哇!改革開放多好哇!

孩子,你們這些年情人呐,太有福了,趕上好時候了”!白玉蘭邊說邊不住的向四周望去......

現在這省城,大街兩旁是高樓林立,寬闊的馬路是縱橫交錯,車流如穿梭、人潮如河流,看的她是眼花繚亂,也分不清東南西北了。好在女兒韓梅來過幾次,娘倆很快就找到了,東北音樂學院。

楊飛正在圖書館查資料呢,手機響了。他一看是韓梅打來的,就急忙跑到了走廊:“韓梅,你們到了?”韓梅告訴他說:“我們剛到,我和我媽在你們學院門口呢。”楊飛說::“你們別著急我馬上就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