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9.二百八六章(2 / 2)

雍郡王氣恨之後,更加擔憂起來,可他完全猜測不出下一步完顏宗澤會怎麼做,他正心思急轉,和外祖父魏大人交換著眼神,卻有太監進殿稟道:“皇上,定鼎侯奉旨回京述職,請求金殿麵聖,如今已在宮門之外。”

這定鼎侯乃是燕國老臣吳棋聖之子,父子兩個以忠孝耿直聞名燕國,素得百姓愛戴,吳棋聖過世後,其子承襲了定鼎侯的爵位,鎮守燕國西疆,今次奉旨回京述職,進了京城自然是該先進宮拜見君父的。

現在金殿上的形勢正不利於雍郡王,皇帝正想緩上一緩,聽聞太監的稟報便擺手道:“吳愛卿這麼快便回京了啊,速速傳其上殿。”

雍郡王微鬆了一口氣,正想著應對法子,卻見一旁他那六皇弟今日竟一直冷眼看戲,竟是一言不發,便是方才形勢急轉,有利於他,他竟也淡漠地站著,未置一詞,這不對勁兒啊……

雍郡王的心提地高高的,額頭冒了汗,而殿外定鼎侯已躬身快步地進了殿,待他見了禮,皇帝讚許幾句,他便沉聲稟道:“啟稟皇上,微臣急於麵聖實是因微臣在京外三十裏的村中遇到了一件事兒,不得不麵見聖上稟奏。”

皇帝聞言一詫,見定鼎侯神情凝重,便道:“吳愛卿講來。”

定鼎侯這才道:“微臣是昨日夜裏路過那村子的,竟在路上遭逢了一個餓地奄奄一息的小女童,微臣見女童昏倒路邊便將人救了下來,待女童醒來,微臣才得知,這女童竟是和弟弟一道遭受了綁架,並被囚禁在附近的一處私宅中。好在女童機靈,趁夜尋了機會從狗洞爬了出來,尋求救助,可卻又因體力不濟,連日遭遇虐待暈厥在了路邊。由女童引路,微臣在一處田莊救下了其被關在酒窖中的幼弟,微臣原以為這綁架幼童之人不過是為了勒索錢財,或是因私仇拿孩子泄憤。可令微臣沒有想到的是,那田莊竟然是禦史中丞魏大人的莊子,魏大人自不會是因錢財綁架孩童的……”

定鼎侯話尚未說完,姚錦紅便尖叫一聲,撲了上去,口中喊著,“這位老爺救下的定是民婦的一雙兒女,那女童是否五歲模樣,唇角長著一米粒大的胭脂痣?那男童略小些,隻有三歲大小?”

定鼎侯被姚錦紅的瘋癲模樣驚愣了一下方才點了頭,姚錦紅便衝著定鼎侯拚命地磕起頭來,哭喊道:“謝大老爺救了他們,民婦當牛做馬也還不盡大老爺的恩情,不知民婦那一雙兒女如今可安好?他們現在身在何處?”

今兒這一出一出,真比唱大戲還有看頭,眾朝臣們直被弄地一愣一愣。明明是禦史中丞帶著眾言官們彈劾武英王濫殺無辜,為非作歹,結黨營私,可這怎麼突然間那被謀害的一雙孩童便被發現綁縛在魏大人的田莊中。

照這麼說,分明是魏大人聯合京兆尹綁架了這婦人的一雙兒女,又借機威逼婦人汙蔑武英王府,之後更是聯合了眾大臣言官們一起彈劾武英王。誰知天不隨人願,這婦人竟關鍵時刻害怕了,又良心發現,反了口。而那一雙被綁做人質的孩子也命大,托老天保佑,好巧不巧地便被回京述職的定鼎侯給救了下來。令得魏大人的毒計當場敗露。

可表麵是這樣,事實如何卻不好說,且不說這婦人臨時突然反口太過叫人難以置信,便是那一雙幼童能從魏大人的挾持下逃脫這便比話本故事還傳奇百倍,事情巧成這樣鬼才相信都是天意。要是魏大人這般沒用,連兩個幼童都看管不好,那又怎能官至一品。

這事兒啊,看來還是雍郡王謀算武英王,可卻被人將計就計給算計進去了,即便眾人心裏頭都清楚,可這會子卻也隻能揣著明白做糊塗,誰叫苦主當場反口,誰叫那一雙被害的小女兒偏偏就在魏大人的田莊中給救了出來呢。這事到現在,禦史中丞魏大人和雍郡王算是跳進黃河也說不清了,即便他們的冤屈是如此的顯而易見。

看來今兒這事兒是沒法善了了,可卻不是雍郡王令武英王不能善了,而是武英王不會輕易放過魏大人和雍郡王。

眾大臣們這般想著,也確實,一直以沉冷之態站著旁觀的完顏宗澤終於不再沉默,他邁步出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