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貴族主義與菁英...(1 / 2)

圖像毀滅了科幻

那麼,科幻為何被消滅了呢?

科幻被毀滅的最大原因,就在於圖像表現式(影劇、動漫畫等)的科幻。當然,我說它是原因,並不是說是它不對;隻是單就事實上來說,它是整個事件的原因罷了。

圖像武科幻愈是推廣,就愈是讓簡單易懂的科幻深入大眾人心。在此之前,所謂的『科幻』就是科幻迷之間常說的:『隻念過一本當然不夠,就算念過一百本也還是不夠,至少要念過一千本以上,才差不多勉勉強強能搞懂科幻是什麼。』聽起來像是鬼扯一樣,可是這真的是科幻迷之間的『常識』。

我在學生時代時,也以自己算是某種程度的『讀過科幻』而自豪。可是當我跟學長們說『我懂科幻』的時候,就被反問了。那你念過這本沒?讀過那本沒?然後就像這樣列舉了一大串根本都還沒人翻譯的科幻小說來問我,我隻好說『沒念過』,結果就是被罵:『你根本不懂科幻!』

我為此很不甘心,所以從高中二年級到三年級之間,開始自己一手拿著辭典一手寫下譯文,硬是去讀這些原文科幻作品。總覺得自己非得這麼做不可,當時所謂的科幻,門檻就是如此之高。

當然,如果隻是單純地當個讀者,以娛樂的範圍來讀的話,有些作品也是誰都可以讀得很高興的。可是這裏所指的並不是這樣,這裏所指的『看得懂科幻』是包括『投身於科幻界』這件事在內的。要這個世界承認你『懂得科幻』的話,那不好好特訓一番可不行啊!那個時代就是這樣。

然而那些因為看了《機動戰士高達》、《星際大戰》而進入科幻界的人,卻是在一瞬間就『懂得科幻』了,至少他們自己都自認『懂得科幻』了。就算那些先進前輩們跟他們說『你們還不行啦』叫他們發奮努力什麼的,他們也隻會覺得太麻煩、沒必要而已。當他們在看《星際大戰》,覺得『在塔吐因行星上,雙子太陽西沉的黃昏那一景,真是帥斃了,』之時,他們在那一瞬間就已經『懂得科幻』了。

其實這種『懂』法也有它的正麵意義。的確,有的科幻是可以一瞬問就看懂的。這種在一瞬間就能抓到的概念,有時真的是與讀過了上千本科幻書籍後才明白的『就是這樣!』是完全等價的。

但是,像這種因為『簡單易懂的科幻』而進入科幻世界的人,後來就隻會去找更加『簡單易懂』的東西來看!結果就會變成隻看『簡單易懂的科幻』,對『艱澀難懂的科幻』敬而遠之。

『反正我已經看過動畫版了,書本什麼的不必看也無所謂了啦。』

『從前的日本科幻作品不必看也無所謂啦。咦?喜歡科幻也不一定非要讀過小鬆左京的書不可吧?』

結果就會變成這樣子。愈是輕鬆愉快的東西就會愈快普及化,這是必然的。

換句話說,以前的科幻迷那種『非念完上千本書不可』或者『還沒有譯本的外文書就自己翻譯看懂』等,是相當具有求道精神的行為。無論是什麼道,求道者就是要追求極致,要能獨當一麵就一定要苦練修行方可,修行與精進都是理所當然該做的。當然,秉持這種精神的話,無論再艱澀困難的東西,都會漸漸變得輕鬆愉快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