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科幻已死(1 / 2)

以科幻為前例

相對於目前為止的禦宅曆史,其實早在數十年前,就曾經有過非常相似的例子。那是在科幻迷的世界發生過的往事。我們就來看看這事件的經過吧。

從前有一種名叫『科幻迷』的人種,從前也曾經有過一塊名叫『科幻大陸』的地方,也就是『雖然彼此之問各自的喜好有些微的差異,但大家都一樣是科幻迷』的情況。曾經有過一個時代,就像這樣,大家都同住在這片科幻大陸上。

如果要細分的話,科幻隻是個統稱,其實底下還分成許多種類,這一點無論是過去大陸還存在時或者現在都一樣。以科幻小說為例,有的人喜歡小鬆左京或筒井康隆等日本作家的作品,也有人覺得歐美的作品較好。有人認為前蘇聯的科幻最棒,當然也有人比較喜歡東歐的科幻作品。除此以外,有科幻電影迷,當然也有科幻漫畫迷,也有非常喜歡宇宙船等模型或塑膠模型的人。

總之,科幻迷有許多種,雖然他們彼此之間也並不很懂對方在迷些什麼,但既然同住在這塊科幻大陸上,就該融洽相處。曾經有過像這樣的一個時代。

科幻迷的大陸的確曾經存在,但是,從某個時期起,這片大陸就變質了。

移民增加了

所謂的某個時期,就是指一九七〇年代後半。一九七八年《星際大戰》電影在日本上映,而其後第二年《機動戰士高達》開始在電視上播放。

托《星際大戰》與《機動戰士高達》之福,日本的科幻迷人口急遽增加,掀起了一股科幻熱潮,連科幻電影專門雜誌都趁機創刊。電影與動畫帶來的粉絲為數相當可觀,他們一舉湧入了科幻大陸。

其結果就是:多了許多『自認』是科幻迷的人;或該說是多了許多抱著『因為科幻很有趣,所以就來當科幻迷吧』這種想法的人。

若要探究其結果,那就是原本住在科幻大陸上的居民所擁有的共通文化、共通概念、共通價值觀……等,全變得無法維持下去。

原本科幻大陸的居民都抱持著以『彼此之間喜好方向各不相同』為前提之下的共通概念或常識。例如:『科幻大陸的居民,一定有讀過相當數量的科幻小說。』就是此處的常識之一。

即使是說『我喜歡外國科幻作品』的人,也一定讀過不少日本作家的科幻作品。就算說『我隻認同前蘇聯的科幻作品』的人,其實也一定讀過美國、英國或日本的科幻作品。這原本是成為科幻大陸居民的大前提。

就算你說讀不完也非得強迫你讀個夠不可,這對於科幻迷來說是天經地義的,而且是最符合科幻迷的一種自我意識,或者說是像一種自尊、一種義務戚一般的東西。這是必須遵守的鐵則,也像是不成文規定一樣的東西。

就像第四章所說的『要當禦宅,腦筋當然要夠好』以及『身為一個禦宅所必須具備的教養』一樣,這也是一種共通的道理。各位明白嗎?

科幻迷的變樣與科幻之死

有的人是因為喜歡《星際大戰》而變成科幻迷,也有的人是因為喜歡《機動戰士高達》而變成科幻迷,更有的人是因為喜歡動畫而變成科幻迷,就這樣,科幻界突然急速地湧入一大票人。其實剛開始的時候,科幻大陸的居民們是非常歡迎這件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