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這樣,《少年雜誌》的封麵與報導,從給兒童看的戰記類型開始,轉變成宇宙科學類型,又曾經轉變成《雷鳥神機隊》的角色……等,而在一九七〇年代突然急速成長,把黑澤明給抬出來了。
但是,就在一九七二年末,一切都改變了。這一年,封麵是南沙織。
從此以後,《少年雜誌》的封麵開始走偶像明星路線,而且一直到現在。
所有的男性雜誌都變了
《少年雜誌》之所以用女性偶像明星來當封麵而且堅持此一路線,當然有其商業理由,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銷售量的增加。
原本其競爭對手《少年周日》與《少年王者》還繼續努力地用漫畫角色來當封麵,可是終究還是敵不過『用偶像明星當封麵才會大賣』這件事的誘惑。到了一九七〇年代後半,這兩本也都開始用女孩子的照片當封麵了。
隻有《少年JUMP》因為發行比較晚,堅持定它獨自的路線;除此以外其他所有的少年漫畫雜誌、少年周刊雜誌等,全改用偶像明星的照片來當封麵。說是『用年輕女孩當封麵比較好賣』,但這傾向其實已經超越了少年雜誌的界限。
緊接在一九七〇年代的偶像熱潮之後,則是一九八〇年代掀起的女大學生熱潮。其決定性的影響是來自於富士電視台的深夜節目《AllNightFuji》,起用了大量的女大學生在電視節目中實況轉播,讓她們變得像明星一般大受歡迎。結果因此掀起了所謂的『女大學生熱潮』。
接下來,富士電視台又玩了一次同樣的手法,隻不過這次改起用大量的女高中生,開始了一個名叫《黃昏的娘娘》的節目。從此開始了女高中生的熱潮。
這個影響可不隻是在廣播和電視上而已,就連活字印刷的書籍也因此受到波及。
一九八〇年攝影師筱山紀信開始在老牌新聞雜誌《周刊朝日》的封麵上刊出『女大學生係列』,也就是在封麵上刊出許多普通(說是普通但還是很好看啦)的女大學生的照片。這係列持續到一九九六年為止,一直是該雜誌的重點企畫之一。
當然,無論是朝日新聞社此舉,或女大學生係列,在開始推出企劃時都強調這是有社會意義的,隻不過一聽就知道全是借口而已。
『為了記錄現代的肖像』,這就是他們的說詞。
但是『用女孩子的照片來當封麵』這做法一旦係列化之後,不隻是《周刊朝日》本身,就連其他各家的雜誌也都注意到了一件事。那就是:
『用女孩子的照片來當封麵,就會賣得好!』
就是這個禁忌的賤招。
當然,其中也有例外,譬如《周刊文春》和《周刊新潮》雖然也是給男人讀的雜誌,但至今都使用高尚的藝術繪畫來當封麵,但也正因如此,它們的讀者層相當局限而無法擴展。
總之,之後幾乎所有給男性看的雜誌都一律用女孩子當封麵。搶第一的或許是《少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