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OTAKU』...(1 / 2)

變成片假名

禦宅的領域充滿多樣性。既然禦宅有這麼多種,是從何時開始把我們這麼多不同類型的人統稱之為『禦宅』的呢?又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自稱是禦宅的呢?

其實就算表麵上同樣都是『禦宅』,彼此間還是存在世代的差異。因此要清楚地做出定義,就一定要從曆史回顧開始。

原本說到禦宅,都是用平假名寫成的『おたく』(音OTAKU,以下用拚音表示),但這個『禦宅』指的是『禦宅族』這個含有歧視意味的名詞的用法。現在雖然還是會有人對禦宅帶著歧視的意識,但在該名詞剛剛冒出來的一九八〇年代,那種歧視感可是比現在還要強多了喔。

也就是說,我們並不是因為自己喜歡而自稱『禦宅』,而是被世間一般人說:『你們這幫家夥都是一群“禦宅”吧!』然後才變成現在這樣。

也就是說,當那些『講到年底就會想到耶誕節狂歡』的世間一般人對我們說:『你們這些怪胎!不正常!』的那一瞬間,這世上才誕生了『禦宅』這個民族。

我們這個民族,就是從被人在背後指指點點:『那些家夥彼此之間一定都是用“禦宅”來互稱的吧。』『那家夥缺乏社會性,又很陰暗。』所謂『沒人愛』,是在被人瞧不起的情況下開始出現的。

接著不知從何時開始,就連那些根本不喜歡動畫等領域的人也被卷進來。隻要是常被人說『那家夥一定很陰暗吧。』、『那小子一定很缺乏社會性吧。』……等評語的人,就統統被稱為『禦宅』了。因為『禦宅』打從一開始就是出現在這種莫名其妙的時代。

仔細想想,那些喜歡動畫或漫畫的『講到年底就會想到Comiket』的禦宅倒還好,畢竟他們真的是禦宅沒錯。『對嘛,我就是喜歡這些,所以才被人說是“禦宅”嘛。』這種想法似乎也沒錯。

可是對於那些明明不是這樣,隻因為比較沉默寡言、比較老土或比較不受歡迎,就被當成是『禦宅』的家夥來說,就真的很可憐了。而實際上這種人還滿多的。

總之,當初隻是一群被名為『禦宅』的歧視意識給趕到一起去的人而已,前一章所提及的『禦宅=缺乏社會性的人』等定義,就是從這個起源延伸而來的。

『禦宅』之前的『OTAKU』時代

早在還沒出現『禦宅』一詞之前的時代,是有許多不同種族的。有人是科幻迷、有人是動畫迷、還有漫畫迷……等,各種不同領域或不同作品都有其各別的粉絲們。

但是因為外界的人把他們全部概括起來,凡是『喜歡那些東西』的家夥一律安上個名字統稱為『禦宅』,所以我們這個民族才因此產生。所以正確說來其實不是什麼民族,我們這些人隻不過是被其他人給『關進集中營裏的犯人』罷了。

從某個時候開始,世間的正常人們蓋了一間『怪胎集中營』,而人被關進去的理由可說各式各樣都有。首先是把『愛看動畫』、『愛看漫畫』、『愛玩電玩』的人都關了進去,接下來還嫌不夠,連『性格陰暗』、『缺乏社會性』的人也一起統統關進去。

這間集中營的招牌,就叫『禦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