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禦宅』是在說...(1 / 2)

禦宅的定義

那麼,既然已經聊到這裏了,也該進入以下的題目了。

『你所說的禦宅隻不過是你自己硬塞的定義罷了,現在隻不過是不符合你理想的禦宅變多了而已,就說什麼“禦宅已經死了”,太可笑了吧?』

就某種意義來說,會有這種批評也是理所當然的。既然如此,在此我們就試著『重新定義禦宅』吧。當然,在此述及的也隻不過是我所認定的禦宅的定義罷了。你可以當成『岡田鬥司夫認為禦宅是這個樣子的』就好。

全日本究竟有多少禦宅符合此處的說法,我也不太清楚。總之我在此簡介一下世人是如何看待、定義禦宅族的;同時一麵檢視現狀及變遷,一麵說說我自己的想法。

網絡上的定義

先來看看辭典上是如何定義『禦宅』的吧。在《廣辭苑》(第六版)中寫的是『隻關心特定的領域或事物,並對這些事物了解得異常詳細,然而卻欠缺社會常識的人。他們在同夥之間習慣以“禦宅”來互相稱謂。(多半以片假名書寫)』

網絡上的百科全書寫的得比這稍微詳細。我們就來看看『問號』(Hatena)或『維基百科』上麵所寫的定義吧。(至二〇〇九年八月為止的內容)

首先比較內行的『問號』是這樣寫的:

[禦宅族]

1.中森明夫氏創造的名詞,當時用平假名注音寫成『おたく(音OTAKU)』。

2.現在主要是指二十幾歲以下,喜愛動畫、漫畫、電玩遊戲、偶像明星……等族群。

3.以前是指『將生活的時間及所得的大部分都用在某些特定的興趣上』的人們,但由於被使用得太廣泛,因此出現了『戶外活動禦宅』這種乍看之下完全矛盾的說法。

4.本來出自戀童癖漫畫裏創造的名詞,原本是指『針對極小眾市場(包括性表現)的漫畫、動畫有特別狂熱的人(尤其是男性)』之蔑稱。

5.對於『對流行服飾毫不關心,隻會關在自己房間裏』的性格陰暗之人的蔑稱。

『中森氏創造的名詞』這個說法雖然有很多人相信,不過嚴格說來是不符合事實的。因為打從一九八〇年代前半起,科幻迷與動畫迷之間就已經開始用『禦宅』來稱呼對方了,而中森氏卻是在一九八三年才在戀童雜誌《漫畫Bliiko》上指責這種現象。

到此為止這裏所寫的都和《廣辭苑》的定義大同小異。接下來才開始提出與『性格陰暗』和『連續女童殺害事件』有關的要素,以下就繼續引用.

然而,在M君事件(注1)中,因為被告具有異常的興趣,『禦宅』這個關鍵字被傳媒找了出來並大肆渲染,瞬間變成了流行語。之後因為擔心這個名詞變成了對狂熱分子的迫害,中森氏與大塚英誌(注2)達成了曆史的和解,為了消除禦宅的負麵印象,許多演藝界或文化界人士也紛紛公開自暴其『宅興趣』,使此一名詞逐漸從歧視用語,變成了『表現自己精通於某種興趣(主要是室內活動)』的關鍵字。

接下來連我的名字也被提到了.

原本是科幻迷,同時又愛上了《宇宙戰艦大和號》等動畫的岡田鬥司夫,從不承認動畫的老派科幻迷之立場,轉變成擁護動畫的立場。像這類世代間的對立在《機動戰士高達》播放期間達到了最高峰。岡田之所以一直自認是最強的禦宅,或許是因為這種背景的緣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