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變得開始認為『誰努力誰吃虧』了?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開始被教導『一直被迫當個孩子是最幸福的』的?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變得要擺出『能保護自己的隻有自己』的架勢來了?
昭和時代已經死了,即將進入下一個階段了,為何都沒人告訴我們這件事呢?
這本書是將活動中所講的內容再大幅加筆及訂正之後而寫成的。然而畢竟原本是『講給禦宅聽的演講』,所以內容難免會出現許多很冷僻的用語或例句。但是請注意,雖然說本書是這種以『禦宅內部』為主的議題來進行的,但請絕不要以為是『與我無關』的事。
我認為像是『昭和時代之死』、『日本的變化』之類的問題,是太過巨大而難以討論的。就單一個人的認知力來說,是無法搞懂這類『過於巨大問題的定義』的。為了容易接受並理解,隻好將許許多多的事項單純化、模型化,然而將問題過於單純化,就會變成隻是反複地說些『從前真好』啦、『最近的年輕人真是令人絕望』……等無意義的廢話。
對吧?所以我還是想拿一個大小比較容易掌握的題目為軸心,討論也比較容易進行下去。像『日本人論』這種題目一看就覺得問題太過於巨大不可能搞懂,但若是從『禦宅論』這種比較個人且卑微的小問題來切入的話,就可以不必講得太抽象或太過於說教了,對吧?基於這種想法,我就寫了這本書。
禦宅已死,昭和時代也已經死了,然而即使如此,我們還是得活下去才行。
我想,一開始會從『禦宅已經變了』講起,接著會講到『讓禦宅誕生的土壤——日本的變化』最後則會講到『活在日本的禦宅與非宅——也就是我們日本人今後該如何活下去才好?』就這樣一麵勉勉強強地擴大視野,一麵進行論述吧!
不,先別急著把話說完。
首先,就從我最近的個人體驗裏,一些稍稍不對勁的事開始說起吧。
編注1『昭和世代』泛指生於昭和年間(一九二六~一九八八年)的日本人,二戰結束的戰後嬰兒世代也屬於昭和世代
2『總中流社會』的概念是開始於一九六〇年代的日本國民意識,當時終身雇傭製度盛行,有九成日本人自認為中產階級,並發展出『消費是美德』的習慣,此觀念在『泡沫經濟』之後的日本依然盛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