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5章 進擊的野草!(1 / 2)

從雲河的源頭山前村出發,沿著雲河順流而下,依次經過鮑灣、秦莊、姚寨、龍王廟、馮營、沙灣村、瓜灣村、梅灣村、麥灣村……雲河流經秦省境內最遠的地方,是距離瓜灣村超過三百公裏的上陽市,然後穿燕而過,最終彙入黃河,流入大海,是黃河首屈一指的大支流。

從地圖上來看,雲河流經的瓜灣村上下遊,是整個雲河所經河段農業種植最為典型的地方。

其他流經河段,要麼城市居多,農業種植處於微不足道的境地。

要麼雲河穿山而過,尤其是在燕省的東南半段,雲河幾乎是從山中流過,然後……然後就彙入了趙省的黃河主幹道,山區瓜果業居多,土地有限,農作物種植僅以糧食作物為主。

緊挨著雲河水庫下遊的第一個村莊,就是姚祥的老家,姚寨。

三天前,雲龍在雲河沙灘上,將萬畝蔬菜基地的前期處理工作交代完以後,就帶著身體已經恢複的雲飛以及另外幾個雲氏年輕子弟,開始了新的旅程,雲龍美其名曰‘雲河之旅’。

姚祥隻是知道,雲龍此次出行,是為了找尋解決農產品農藥殘留問題的解決辦法。

在忙公司事情的同時,姚祥也陸陸續續的得到了關於雲龍目前動向的消息。他們從山前村出發,沿著雲河一路下行,每個村長周邊田地和雲河交彙的溝渠都是雲龍等人找尋的重點。

或許,和百畝野草地的事情一樣,雲龍正在找尋一種能夠克製農藥殘留的野草……

姚寨,是一個類似於古代那種隱居式的村落布局,不像瓜灣村一樣,整合在一起,建設的井井有條。姚寨的村落布局,呈現出的是一種隨遇而安的建設理念,你可以在一塊高地上看到三五家房子,也可以在低窪處看到一戶農家,又或者在沿路而建的房子對麵,看到一戶孤零零的房子矗立在那裏……炊煙嫋嫋,鬱鬱蔥蔥的樹木在風中搖擺,散落的房子若隱若現。

究其根源,那是因為姚寨是一座古村,雖然出了唐朝宰相的說法沒有考據,但這個村子看在雲龍眼裏,的確很古老,幾乎每一座有點年份的房子,都隱隱約約符合了古時的風水格局。

再加上姚寨內到處都是溝渠,幾乎房前屋後都有水渠流過,有著一種柳暗花明的意境。

姚寨周邊的田地,如果在視野內擴大一萬倍,那就是三分盆地六分丘陵,再加一分水域,高高低低的,和瓜灣村的一馬平川絕對是大相徑庭,這是一個典型的山前村落,毋庸置疑。

而且姚寨周邊田地的水渠還有一個特點,那就是無論水渠如何彎彎繞繞,最終還是彙入一個類似於小型湖泊的池塘裏麵。而這池塘,和雲河也就三百米不到的距離,給人的感覺就像是水渠流入雲河前的一個緩衝過程,有點類似於汙水處理廠的集中反應池,或者中央沉澱池。

“老伯,咱姚寨,總共有多少田地啊?”雲飛拿著姚寨地圖,好奇的問道。

“嗬嗬,八萬一千九百畝!整個雲山鎮,甚至整個古城,就屬姚寨的田地最多了!”

一個麵色紅潤的老農,差不多六七十歲的樣子,銀發寸頭,正笑眯眯的回答著雲飛等人的提問。這位老伯,其父親在解放前還在姚寨擔任過幾年裏正,耳熟目染之下對姚寨也甚是了解,再加上自身從出生起就沒有離開過姚寨,算得上根正苗紅的姚寨百科全書了。

“這麼多?比瓜灣村還多?不是說瓜灣村是最大的村落嗎?”一位雲氏年輕子弟吃驚道。

“瓜灣村?有條河擋在那裏,根本就沒有辦法繼續開墾荒地!”

“背雲河而行,走不超過三十裏地,就是江營的地界兒,卡在那裏,田地是無法擴大的……”

老伯麵上笑容依舊,對於這位雲氏年輕子弟的問題,不慌不忙的給出了一個解釋。

“可是……姚寨不也是依河而建嗎?怎麼會……”這雲氏年輕子弟依舊問道。

“這個問題說起來話就長了,一個是姚寨建村時間早,原本開墾的土地就很多,再加上這雲河水庫建立以後,附近的雲河橋連通雲河兩岸,可供開墾的荒地就更加多了……”

“您太厲害了,知道這麼多!”年輕雲氏子弟有些佩服的看著老伯,眼神裏很是崇拜。

“嗬嗬,隻是癡長了幾歲而已,當不起!當不起啊!”老伯擺擺手,謙虛的說道。

“老伯,您確定姚寨周邊八成的田地澆灌和排澇用的溝渠,最終都流入這個池塘嗎?”

“我當然確定!”老伯看向雲龍,目光很堅定:“連通池塘的超過三十條溝渠,都是我親身參與修建的,其他十多條溝渠,是我父親在的時候,召集村民們修建的,一些新的溝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