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4章 萬畝蔬菜基地(1 / 2)

位於瓜灣村的大型農產品交易中心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設著,姚祥忙得腳不沾地。

時間,仿佛要在這紅紅火火中駛入一個火熱的冬天。

就在雲河集團的一切都進入正軌,漸漸變得平靜之際,雲龍再一次的出手了,而這一次的出手更是引發了整個古城地區的轟動!讓人們再一次感受到了雲龍的不凡和雄心勃勃。

十月初的時候,國慶剛剛結束不久,整個雲山鎮都進入了冬作物的緊張耕作期,許多農民都將自家的土地深耕施肥,澆上農家肥什麼的,在土壤上撒上殺蟲藥劑翻耕入土深處。整個農村地區,都處於一片忙忙碌碌中,而在這忙碌中,瓜灣村的無動於衷顯得格外的紮眼。

好奇之下,鄰村沙灣村的人問出了根源,原來這一切的平靜都源於雲龍。

整個瓜灣村,將近三萬畝的田地,雲龍一口氣承包了上萬畝!除了雲氏一族的四千多畝土地之外,瓜灣村其他村民都在雲龍的勸說下拿出了一部分土地交由雲龍運作。將近三分之一的土地都被雲龍承包了下來,這種大手筆一下子將人給震住了,而這個消息也再一次傳開。

還記得當初的百畝野草地,在村民們看來,那是何等的遼闊無邊,一個小草原的樣子。

而這萬畝田地,還是經過一係列的調換整合到了一起的土地,光是想一想就覺得震撼不已。這已經不僅僅是土地的問題了,它牽涉到上千戶農民,就算是憑借政府來作擔保,都不一定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將各家各戶的土地承租協議談妥,更何況還在這麼短的時間裏。

在這裏麵還有一個最關鍵也是最核心的問題,承租的費用怎麼算?

群眾的力量是無窮的,雲龍大手筆承包萬畝田地的消息上午才傳揚開來,未等到第二天,下午就有各種版本的承租協議被眾人挖了出來,更有人電話打到雲龍家裏對此進行詢問。無一例外的是,雲龍都沒有回應,而眾人也在這些版本裏總結出了三種模式,各種進行分析。

第一種模式,很簡單,就是當下最為普通的承包協議。

每家每戶除了自留地以外,都會承包個二三十畝地來耕種。這物價飛漲,農產品價格卻紋絲不動,弄得農民們都沒有了種地的積極性,很多土地別看都在各家各戶手裏,但和荒地沒什麼區別。美其名曰輪耕,還不是因為種地沒有什麼盼頭,隻得將土地閑置下來,擱置一邊。

從整個瓜灣村來說,光從這一點去看,都有上萬畝土地閑置。而雲龍的大手筆承包,將他們手中的土地就轉租了過來,以每畝一年五百塊的價格,承包三年。費用一年一結算,從這裏麵,雲龍就拿到了將近六千畝的土地,不過三年下來的總費用也差不多將近一千萬了。

第二種模式,就是加盟方式,對應是的村裏的土地大戶,那些動輒七八十畝,甚至上百畝的大戶。麵對這些大地主,想五百塊一畝租下了是不可能的,隻有邀請他們一同加盟,以土地作為股份,帶著自己的收割機、旋耕機什麼的加入其中,就像一個農場的員工一樣。

上萬畝田地,除了承包下來的近六千畝之外,用第二種模式合計獲得三千畝土地。

剩下的一千畝土地,雲龍直接找上了大伯雲山虎,將瓜灣村靠近雲隱山脈的荒野土地全部承包了下來,承包期五十年,費用沒有現付,而是采用了一種靈活的模式。那就是這萬畝田地為基礎,從第二年開始,每年純收益的5%為基礎,逐年增加1%,作為分期承包費用支付,直至五年以後,算作承包費用結算完畢。這種模式,風險算是雙方共同承擔,很是新穎。

假設萬畝田地第二年開始,每年純收益超過一個億,那麼當年就得拿出500萬。以此類推的話,在收益不變的情況下,到第六年終止,這五年下來支付的費用絕對會超過三千萬。

三千萬!這是一筆龐大的承包費用,說是一千畝土地,隻不過是幾個土包山圍起來的一個山穀而已,擱在別的地方,就算是承包年限為九十九年,也不會超過一千萬的費用。十裏八鄉的人怎麼算,都覺得是雲山虎在坑自己的侄子,但人家一個願打一個願挨,挨不著他們什麼事兒。再者說了,萬一這萬畝田地純收益沒有超過一千萬呢?這土地的事兒,誰都說不準。

有心人算了算,光著萬畝土地,雲龍一下子就拿出了將近五百萬的費用,這還不包括以後。

不管怎麼說,雲龍再一次憑借萬畝田地的大手筆承包,登上了雲山鎮村民熱議的頭條。

如果從地圖上來看,雲龍這萬畝田地,斜斜的將瓜灣村劃成了兩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