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蘇迢迢平時活動的範圍基本固定在教室圖書館寢室三點一線,但想在這麼大的學校和某一個人偶遇的概率並不太高,自從那天莫名其妙地蹭了杯免費咖啡之後,蘇迢迢就沒再見過那個男生和辯隊的那群人。
但很快,班級群在新的一周快要結束時發布了法學院新生辯論賽的相關事宜,每個班級至少要組織出一個隊伍參加比賽,小組賽時間定在國慶假期結束之後,和當時那人告訴她的一樣。
大學裏的各種活動多少會沾染一些功利色彩,活動方案裏邊明確寫了學生隻要參加就能加綜合測評分數,最終獲得名次的隊伍還能給班級加集體活動分,因此群裏的通知才剛發出來,蘇迢迢她們這個還不到五十人的班級當晚就有十幾個人報名,讓她有種所有人都愛辯論的錯覺。
至於蘇迢迢,作為班裏的學習委員,在這種要起帶頭作用的活動上自然當仁不讓,第一時間報完了名組好了隊伍,並且效率驚人地在當天晚上就組織大家開了個短會。
組內的其他三個人都是和她比較熟的班幹部,隻不過基本都是受輔導員的指示給班級撐場來的,之前都沒什麼打辯論賽的經驗,班長開場問了句“你們有人之前打過辯論嗎”,隨後迎來的就是一片沉默:
【副班長:……】
【團支書:……】
【團支書:初中社團算嗎?高中好像也隱隱約約參加過一次吧……】
【班長:ok所以我最菜,我隻會網上衝浪和人吵架……】
【副班長:……】
【副班長:+1,並且被對家粉絲氣得半死】
【班長:那迢迢呢?今天會議是你說要來討論一下的[焦頭爛鵝jpg]】
蘇迢迢看到這兒,歎了口氣,伸手在鍵盤上輸入:
【我高中在學校辯隊待過兩年,當過一段時間隊長,不過高三就退了,到現在也一年多沒打比賽,水平下滑得比較厲害】
她話說得謙虛,但群裏那幾個人看到後都紛紛鬆了口氣:
【團支書:學委以前竟然是辯隊隊長嗎,好牛[強]】
【副班長:太好了,那咱們穩了[企鵝安詳jpg]】
【班長:okok那我們就都聽你指揮,今天晚上咱們什麼安排?】
蘇迢迢想了想,回答:
【這次比賽的賽製大家應該都看過了吧,我們今天先確定各自的辯論席位,之後我再發幾個辯論的入門視頻給大家,把賽場上的規則熟悉一下】
【我們的時間還算寬裕,報名截止後辯題就會出來,到時候有一整個國慶假期的準備時間】
【不過我估計新生辯的話,大家的水平都不太高,我們賽前把立論這塊做好就贏下一大半了】
她這幾段話發完之後,群裏的聊天也很快進入正題:
【班長:我大概看了一下比賽流程啊……一辯就是開場讀一下一辯稿,然後被對方四辯質詢一下,二辯也是讀一下稿子,再被對方三辯質詢一下,之後三辯質詢完有個質詢小結,質詢小結完是大家自由辯,都可以站起來打,最後就是四辯總結陳詞……大致是這樣吧。】
【蘇迢迢:是這樣的,我們這次用的是新國辯賽製】
【班長:不過我看完了也不知道自己想打哪個位置,感覺除了四辯哪兒都行吧,四辯應該是最難的】
【副班長:話說那個一辯啊……三分鍾陳詞是不是可以寫了上去讀的,然後再被對方四辯質詢一下就行了,是不是比別的位置稍微簡單一點?】
蘇迢迢看到這些問題,一瞬間有種夢回高中教新生打第一場比賽的感覺,一邊根據自己的經驗一點一點碼字回答:
【沒有想象起來那麼輕鬆,一辯是賽前準備最多的一個位置,得給隊伍開個好頭。一般我們拿到一個辯題,小組內討論了定義、判斷標準和幾個論點之後,就會丟給一辯寫成一辯稿,比較考驗一辯的語言組織能力和信息檢索能力,當然還有寫稿的速度,要不然就會被全隊奪命連環催。】
【不過對於新手來說,隊伍裏如果有學姐學長帶著你磨一辯稿的話,雖然賽前會被一遍遍推翻稿子改到頭禿,但相比二三四辯來說,對臨場發揮能力的要求相對較低,至少不會愣在場上說不出話】
群裏的人很快領會:
【班長:明白了,簡單來說一辯就是賽場一時爽,賽前火葬場,是吧?】
【副班長:[哽住jpg]】
【副班長:我為我剛才的魯莽道歉orz】
這頭蘇迢迢看到那句“賽場一時爽”,手指動了動,雖然很想忍著不去反駁,但最終還是實事求是地回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