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皇帝全傳05(1 / 3)

第五卷 三國(蜀)

第三十六章 昭烈帝劉備

一、亂世起兵屢仆屢起

劉備,字玄德,涿郡涿縣人,是漢景帝的兒子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劉備的祖父、父親都曾在州郡作官。可是,因父親去世早,劉備從小就和母親一起生活,家境貧寒,平日以販鞋織席維持生計。

劉備從小就懷有大誌。他曾和同宗族的兒童們在大桑樹底下玩耍,劉備說:“我將來一定要乘上有真正篷蓋的天子之車。”

東漢靈帝光和七年(公元184年)爆發的黃巾大起義,給劉備發展勢力提供了一個機遇。當時,東漢朝廷派大軍鎮壓起義軍,各地的軍閥豪強也紛紛拉起人馬,以鎮壓義軍為名,搶占地盤,擴充實力。劉備也趁機拉起一支鄉勇,參加了鎮壓起義軍的行列。這時,河東解縣(今山西運城)人關羽,同郡人張飛也來投奔劉備。劉備把關、張兩人當成左膀右臂,三人形影不離,晚上睡覺也在一床,像兄弟般親密。劉備因鎮壓義軍“有功”,被朝廷任命為安喜縣(今河北定縣東)尉。

不久,朝廷頒布詔書,要考核因軍功而提拔任命的官吏,如有不稱職,就要淘汰。涿郡太守派督郵巡視各縣,督察官吏。督郵來到安喜因劉備未送賄賂,要將他撤職。劉備聽說自己將被遣散,十分憤恨。他回到自己官署,率領一群吏卒,衝到督郵住處,大聲喝道:“我奉太守密令,收捕督郵!”說罷,率人將督郵從床上提起,捆綁完畢,便押著他率著自己的人馬向外走去。將要出縣界時,劉備將督郵綁在樹上,用馬鞭狠狠地抽打了百餘下,仍不解氣,要殺了他,嚇得督郵求饒不止。劉備便將自己作官的印綬掛在督郵脖子上,率眾棄官而去。

後來,劉備投奔早年的同窗好友,幽州軍閥公孫瓚,瓚讓他試守平原縣令,不久,又領平原國相。當時,天下大亂,人民饑寒交迫,流離失所,許多有才能之士也被迫拋棄家園,顛沛流離。劉備盡管官職不高,但他卻能對外防禦寇難,內部聚集糧物,對一些暫無安身立命之所的人士,劉備與他們同席而坐,同盤而食,推心置腹,肝膽相照。因此甚得民心,附近民眾及各方人士紛紛來投奔依附他。

這時,群雄逐鹿中原,各地軍閥混戰不已。袁紹攻公孫瓚,曹操又攻徐州牧陶謙。陶謙派人向公孫瓚告急,公孫瓚遂派劉備前往徐州(今蘇北魯東南一帶)援救陶謙。這時劉備共有士兵千餘人和饑民幾千人。陶謙見劉備兵力不多,就給了他四千兵士,又表劉備為豫州(今豫東皖北一帶)刺史,屯駐小沛(今江蘇沛縣)。後來,陶謙病重,臨終時對部下麋竺說:“除了劉備,沒有人能使徐州安定。”陶謙一死,麋竺就率領徐州人士前往小沛迎接劉備。劉備再三推讓,最後終於接管了徐州,第一次躋身於大軍閥之列。劉備占有徐州,近在壽春(今安徽壽縣)的袁術十分不滿,遣兵進攻劉備。劉備與袁軍相持不下,袁術又勾結呂布,指使呂布襲擊劉備的後方下邳(今江蘇睢寧西北)。這呂布原來和劉備是故交,字奉先,氣力過人,弓馬嫻熟,有萬夫不當之勇,號飛將。他又長得一表人才,騎一匹日行千裏的赤兔馬,人們都說:“人中呂布,馬中赤兔。”但呂布有勇無謀,反複無常,不過是一介武夫。他起初依附丁原,後又殺丁原而依附董卓,拜董卓為義父。後來,又親手殺死董卓,擁兵自重。因他暴戾無常,又無良策,不久兵敗,依附劉備。呂布請劉備端坐在自己妻子的床邊,令妻子拜見。又命人準備酒食,與劉備暢飲。席間呂布口出狂言,呼劉備為弟。劉備知呂布反複無常,見他又出言不遜,表麵不露聲色而內心十分厭惡。後來,呂布收集餘眾,引兵他去。現在呂布見有利可取,便不顧前誼,襲取下邳。陶謙故將曹豹,因與督守下邳的張飛不和,聽說張飛要殺他,便招來呂布,舉城叛降。呂布乘機攻取下邳,張飛敗走,呂布掠得劉備妻子家屬。劉備聽說後方失守,連忙帶兵返回,遭呂布截擊,兵眾潰散,劉備無奈,隻得稱降,暫時依附呂布。呂布大喜,遂自稱徐州刺史,將劉備家屬歸還,又派劉備進駐小沛。

劉備返回小沛,兵士漸漸增至萬餘人。這又引起呂布的不安和嫉恨,呂布又親自帶兵攻打劉備,劉備被迫應戰,旋即戰敗,隻得投奔曹操。曹操舉薦劉備為豫州牧。因而史稱劉備為劉豫州。這雖是個虛銜,卻給劉備帶來了聲望。曹操給了劉備許多士兵和軍糧,讓他再去小沛一帶收集餘眾,出擊呂布。呂布又派大將高順攻打劉備。曹操派夏侯惇救援,都被高順打敗,又把劉備的妻子掠去。於是曹操親自率領大軍前往,將呂布擒住。呂布向曹操告饒說:“曹公所怕的不過是呂布,現在我已歸順,天下不必憂慮。您統帥步軍,我幫您統率騎兵,何愁天下不平定?”說得曹操也有些心動。劉備說:“曹公難道忘了呂布是怎樣侍奉丁原和董卓的嗎?”曹操點首稱是,於是將呂布縊殺。曹軍得勝後,劉備跟隨曹操到許昌(今河南許昌東),曹操又上表推舉劉備為左將軍。

許昌本來很殘破,自漢獻帝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曹操挾持漢獻帝至此,作為都城,漸具規模。劉備來許昌後不久,就感覺到一種緊張的氣氛。原來,漢獻帝及其嶽父車騎將軍董承,因不滿曹操專權,正與將軍吳子蘭、王子服等人密謀誅殺曹操。這些人聽說劉備已來許昌,十分高興,找了個機會,邀劉備密談,劉備是漢帝宗室,自然一拍即合,隨即答應參與其事,並從董承手中接過了漢獻帝以衣襟書寫的手詔。

但劉備處事極其慎重,曹操雖然表麵厚待劉備,對他十分尊重,出去同坐一車,居內同座一席,實際上卻很不放心,經常派人加以監視。劉備知道曹操提防自己,便深居簡出,閉門謝客,不參與其他人的活動。有時,劉備還在院子裏刨地種菜,澆水捉蟲,樂此不倦,一副悠然自得,胸無大誌的樣子。一次,曹操請劉備喝酒,談論天下英雄。劉備說:“袁紹或許算是一個英雄吧!”曹操卻從容不迫地笑著對劉備說:“現在天下英雄隻有你和我。袁紹之流,不算英雄。”劉備一聽曹操把自己說成是英雄,誤以為密謀泄露,不覺大吃一驚,手中筷子驚落在地。恰巧,這時天上響過一陣雷聲,劉備靈機一動,俯身拾起筷子,不慌不忙地對曹操說:“聖人說:‘驚雷烈風會使人驚惶變色’,這話講得真有道理,雷震之威,想不到如此厲害!”巧妙地將自己的不慎過失掩飾過去了。曹操如此聰明,竟然也絲毫未感到懷疑。

劉備等人也知道曹操不能長期容納自己,早晚要將自己殺掉,因而也密做準備。正巧,袁術因被曹軍打敗,想經徐州北上投奔其兄袁紹。曹操不願他倆聯合,準備派兵截擊。劉備趁機請求前往。曹操未加考慮,隨口答應,劉備立即將兵脫離曹操而去。郭嘉、程昱等人聽說此事,連忙來見曹操,大聲說道:“主公不可放劉備出去!劉備出去後必然叛變作亂!”曹操一聽,後悔起來,馬上派人追趕劉備,但劉備已走得無影無蹤了。

劉備一到徐州就襲殺了徐州刺史車胄,將獻帝誅曹操的詔書公之於世,公開打起了反曹旗幟。附近幾個郡縣,也都背叛曹操,歸附劉備。曹操隨即作出反應,馬上派兵攻打劉備,但未能取勝。

漢獻帝建安五年(公元200年),董承等人謀殺曹操的計劃泄露,曹操將他們全部殺死。曹操聽說劉備也參預了其事,大為惱火。決定親自帶兵征討劉備。

劉備以為曹操正全力對付袁紹,不會親自帶兵前來,沒有防備。聽說曹操已來,不太相信,親自帶領數十騎外出觀察。望見遠處塵霧彌漫,旌旗蔽日,大吃一驚,估計自己沒抵抗的實力,便下令退卻,投奔袁紹。他的妻子來不及逃跑,又被曹操俘獲。鎮守下邳的關羽,抵擋不住曹軍的猛烈進攻,隻得投降。

袁紹聽說劉備被曹操打敗,來投奔自己,十分高興,以為又添了一個對抗曹操的幫手,馬上派軍前去迎接。1個多月後,劉備散失的部眾漸來會集,力量漸漸恢複。

袁紹依仗優勢兵力繼續進攻曹操,與曹軍相持在官渡(今河南中謀縣附近)。袁紹派劉備率部眾襲擊曹操的後方。這時,關羽離開曹操重新逃歸劉備,張飛也回歸了。劉備見關、張兩將回來,大為高興,遂率軍進攻許昌。後來,聽說袁紹在官渡全軍潰敗,劉備遂南下,投奔荊州太守劉表。

劉表好謀無斷,雖然擁兵10萬,但無所作為。見劉備前來投奔,表麵非常客氣,內心卻十分猜忌。他讓劉備屯駐新野(今河南新野)防備曹軍南下。

長期以來,劉備沒有固定的地盤,經常寄人籬下,先後依附公孫瓚、陶謙、曹操、袁紹、劉表等人,四處奔波,顛沛流離,十分狼狽。徐州兩次得而複失,南北征戰接連失敗。主要原因是劉備實力不足,無法與勢力雄厚的大軍閥曹操等人抗衡,再者,劉備知自己雖有關羽、張飛等幾員猛將,但缺乏才能出眾的軍師謀主。因此,劉備渴慕賢才奇士輔佐自己。

後來,徐庶前來投奔劉備。劉備十分器重徐庶,又請徐庶再推薦一位賢士。徐庶說:“諸葛亮,乃臥龍先生,主公可願見他?”劉備聽說諸葛亮,忙說:“願意,願意!請您把他請來!”徐庶說:“此人可去拜訪,不能請他委屈前來,請主公屈尊去拜訪他。”

劉備打聽到諸葛亮的住地後,便率關羽、張飛等隨從前去拜訪,眾人來到了一處茅舍前,經詢問,方知諸葛亮外出未歸。關、張二人稍感沮喪,劉備卻毫無苦色。第二次,劉備等人又專程拜見諸葛亮,竟又未見到。關羽、張飛等人頗為不滿,劉備卻對他們說:“此次未見,下次再來。”關、張二人更不高興,嘴裏嘟噥不停。第三次,劉備終於見到了諸葛亮。

這就是有名的三顧茅廬,曆來被人們傳為禮賢下士的美談。劉備三顧茅廬,精誠所至,使諸葛亮大為感動。二人一見如故,相見恨晚。劉備虛心請教天下之事,諸葛亮便將自己對時局的精辟見解毫無保留地對劉備傾說。諸葛亮分析了曹、孫、劉當時各自占有的天時、地利與人和因素,提出了占荊襄、奪益州三分天下的戰略,這就是曆史上有名的《隆中對》。劉備聽罷這一分析,心悅誠服,連聲說道:“講得好!說得對!”於是,劉備便請諸葛亮一同出山,輔佐他成就大業。諸葛亮一來久聞劉備英名,早知劉備乃成大事之人,二來為劉備的誠懇心意所感動,遂同意出山。

從此,劉備就在諸葛亮的忠心輔佐下,按照《隆中對》的計劃,開始了他的占據荊益二州、複興漢室的事業。

二、聯孫抗曹攻占益州

東漢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在統一北方之後,率大軍南下進攻劉表,企圖奪取荊州。這時,劉表已病危,他召來劉備,打算推薦劉備為荊州刺史。劉備推辭不就。

不久劉表病死,其次子劉琮繼任荊州牧。琮軟弱無能,聽說曹操30萬大軍將至,嚇得魂飛魄散,連忙上表請降,又不敢告訴劉備。劉備聽說此事,馬上派人詢問。此時曹操已至宛城,劉備連忙召集部屬商議對策。諸葛亮等人勸劉備攻劉琮,劫持劉琮及荊州官吏士人南至江陵(今湖北江陵一帶)。劉備回答:“劉表臨死曾將其子托付於我,背信棄義之事,我不能幹!否則今後有何麵目見劉表!”於是,劉備率眾向江陵撤退。

曹操聽說江陵存有大量軍械糧草,擔心被劉備奪去,就舍棄輜重,輕裝趕至襄陽。見劉備已經去了江陵,曹操親率3000精銳騎兵,晝夜兼馳,一日一夜行300多裏,於當陽長阪坡(今湖北當陽東北)追上劉備。

劉備沒有想到曹軍追來如此之速,猝不及防,軍隊大部被殺散。劉備拋卻妻子部屬民眾,隻帶領諸葛亮、張飛、趙雲等人突圍而走。趙雲字子龍,常山真定(今河北真定縣南)人,舉止有度,驍勇異常。他見形勢危急,懷抱劉備弱子劉禪,保護著禪母甘夫人,殺出重圍。劉備令張飛率20餘人斷後。張飛見劉備等人已過得河去,將橋拆斷,張飛立馬橫矛,扼住橋頭,怒目注視追兵,厲聲喝道:“我是張翼德,誰敢來與我決一死戰!”聲若洪雷,震得曹軍肝膽俱裂,無人敢前。劉備等人得以退至夏口(今武漢市)。

曹操占據荊州後,收納了劉琮的水軍,又占領了江陵,繳獲了大量軍資,聲勢更大。曹軍沿江東下,準備消滅劉備,進而吞並孫權,占領江南。

強敵緊逼,劉備力量單薄,不得不考慮尋找盟友,在東吳魯肅的建議下,便派諸葛亮去見孫權,勸說他聯合抗曹。孫權也早已感到曹軍的威脅,曹操曾下書給孫權,聲稱率80萬大軍,要與孫權會獵於東吳。東吳群臣噤若寒蟬,紛紛主張投降。隻有魯肅、周瑜主張抵抗。而孫權雖然同意迎戰,但仍擔心力量不足。聽說劉備派諸葛亮來聯絡,十分高興。二人商談極為融洽,孫權同意聯合抗曹,遂派魯肅、周瑜、程普等率水軍數萬,與劉備一起並力抵抗曹操。

孫劉聯軍到達赤壁(今湖北武昌縣西),與曹軍相持。後來,曹操中了周瑜部將黃蓋的詐降計,放鬆了警惕,船隻營寨被吳軍用火燒毀,孫劉聯軍乘勢進攻,曹軍潰敗,這就是曆史上有名的“赤壁之戰”,劉備聯合孫權的力量,打敗強敵,爭取了自己的安全。

赤壁之戰後,劉備立劉表的另一個兒子劉琦為荊州刺史,利用劉表父子在荊州的勢力和影響,招撫長江以南的荊州四郡太守,這四個郡,就是武陵(治所在今湖南常德),長沙(治所在今長沙),桂陽(治所在今湖南郴縣)和零陵(治所在今湖南零陵)。四郡太守欣然歸附,不久,劉琦病死,劉備自稱荊州牧,荊州一些文武人才,如黃忠、龐統等人,紛紛聚集在劉備身邊。

劉備勢力漸增,孫權也不得不另眼看待。孫權想利用劉備對抗曹操,不僅承認了劉備為荊州牧的事實,而且主動將自己的妹妹嫁給了劉備,進一步鞏固兩人之間的關係。

劉備占有荊州大部,又當上了荊州牧,有了立足之地,但其實力和地盤與曹、孫相比,仍難抗衡。因此,如何進一步增強勢力,擴張地盤,便成了當務之急。

當初,諸葛亮在《隆中對》中,就提出占有荊益二州以成帝王之業,劉備占有荊州後,便著手進取益州。

益州,主要是現在的四川,並包括現在的雲、貴、甘、陝等省的一部分。這裏地域廣闊,物產豐富,號稱天府之國。益州牧劉璋,是漢朝宗室,懦弱無能,空有賢才而不能用,手下軍隊紀律極壞又不能禁止,因此,內部危機四伏,全州上下都盼望賢德之人入主益州。

孫權也早就覬覦益州,他曾寫信給劉備,邀備一起攻取益州。劉備早想獨吞,豈容別人染指?便回信推脫。權遂派孫瑜率水軍進夏口,準備越過荊州而入蜀川。劉備立即派關羽守江陵,張飛守秭歸,扼住入川之路。孫權看透了劉備的意圖,知道難以占先,便將孫瑜召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