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章 同手同腳(1 / 3)

謝迎年光鮮亮麗的履曆,施恒倒背如流。

快餐造星的年代,影視劇的受眾變廣變雜,產出翻倍,卻伴隨著審美下沉,被媒體譽為正在締造傳奇的人沒幾個,謝迎年正好是其中之一。

十八歲的時候被農斯卿相中,與當時已貴為金桔獎影後的喬映秋合作電影《蘆洲月》,對戲毫不遜色,甚至有對方沒有的靈氣,在處女作裏就展現出了驚人的表演天賦。

《蘆洲月》從台前的演員到幕後的班底,是當年三金電影節的常客,也促使謝迎年成功踏入了演藝圈,事業發展順風順水,國內大獎更是拿了個遍。

本來這樣一個人就算締造傳奇也該是正能量的那種,六七十歲垂垂老矣的時候被封為榮譽藝術家之類的,但謝迎年命裏帶紅,紅裏又帶黑,是八卦新聞最多的實力派。

先是疑似與喬映秋因戲生情,剛好又是官宣離婚不久,理所當然地被認為是破壞他人婚姻的小三,又在喬映秋的葬禮上與對方騙婚騙肚子的前夫發生暴力衝突,似乎坐實了那段背德的戀情。

有了這段不倫的忘年戀做基調,謝迎年後來被狗仔實錘的幾次緋聞都不算什麼了。

她對角色精湛的演繹是最好的洗白利器,網友罵歸罵,但類似“謝迎年滾出娛樂圈”的詞條從來沒刷過。

不僅農斯卿偏愛得明目張膽,對禦用主演的稱呼一笑置之,所有叫得上名字的電影導演都喜歡用謝迎年。

電影方麵成績斐然,不過德藝雙馨這樣的美譽注定與她無緣。

施恒倒是聽說謝迎年跟喬映秋不是那麼一回事,但當事人之一死都死了,謝迎年又是個懶得采訪都不願多說幾句話的貨色,往事的真假很難去求證了。

不過喬映秋的起點也不低,還能將自己活成時代的眼淚也是怪不容易的。

如果她沒去世,農斯卿也許有重現《蘆洲月》的想法,畢竟基本上都是原班人馬。

可惜了,鍾迦跟喬映秋非親非故的,不太能聯想到那部票房獎項雙豐收的名作。

施恒這麼想著,眼前是坐在農斯卿身旁的鍾迦,喬映秋的模樣還沒從腦海裏完全褪去,兩張麵孔短暫地重疊,他的眉心不自覺地狠狠跳動了一下。

那股熟悉感有了由頭,施恒卻沒往深處想,隻認為是湊巧長得有些相似,說不定農斯卿就是因為這個相中的鍾迦。

發布會現場布置得很精美,在座的都是媒體記者,□□短炮,閃光燈不斷。

鍾迦不太適應,在強光之下眨眼得有些頻繁,她麵前滿是話筒,清潤又不單薄的聲音傳到了各個角落,在回答外界都很關心的問題:“是學校舉辦的音樂節,我在表演,農導好像是路過的,通過輔導員聯係的我。”

兩邊夾著主演,農斯卿點頭輕笑,同意了鍾迦的說法。

另一道目光的溫度在鍾迦的心理作用之下要燙得多,餘光瞄到謝迎年好像往自己頸下注視了幾秒,她穿的吊帶裙露出了一字鎖骨,鎖骨上麵長了顆很別致的細小紅痣。

鍾迦更緊張了,鼻尖滲出汗來。

施恒離得遠,沒注意到鍾迦的異樣,反而覺得她小小年紀竟然還蠻鎮得住場子的。

沒受過媒體應對策略的專業訓練,剛出道的藝人非但不怯場,對答也流暢,很可以了。

資料顯示鍾迦念的是國內頂尖的音樂學院,一年一度的音樂節對外販售公益性質的門票,人流量很大,短視頻平台相關的詞條不少。

他點進去,最頂上的視頻就有鍾迦的名字,評論區裏粉絲不少,像是學校裏的風雲人物。沒戴耳機,現場嘈雜,聽不太清,但是視頻隻有畫麵也足夠了,施恒覺得鍾迦特長欄上寫的彈琵琶跟她的臉一樣,根本就是詐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