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要多參考一些科學喂養嬰幼兒的書籍資料,還要定期到醫院裏給寶寶檢查一下營養元素的狀況,如果缺乏某種營養,比如鈣、鋅等,就要通過食物,側重地給孩子補充起來。吃得好,喝得足,按時睡眠,及時為孩子處理大小便,讓寶寶的體內舒適,還要讓寶寶的體外環境也溫暖舒適,寶寶就會快快樂樂的。其次,要向孩子傳達父母的愛意。孩子雖然小,但是能夠感受到父母對她的態度。比如爸爸媽媽的擁抱,就和爺爺奶奶的擁抱不同,所以剛剛半歲的孩子,就知道認人,那是因為他能通過父母傳達給她的愛意識別可以信賴的人。所以媽媽要經常擁抱自己的孩子,還可以輕柔地告訴孩子,爸爸媽媽喜歡他,愛他,他是這個世界上最棒的寶寶等等。溫柔的撫觸擁抱,可以讓早產兒變得較健康、較活潑,情緒也較穩定。其實對於大人而言,擁抱也能讓人減輕壓力,撫平不安的情緒。做了媽媽的旺夫女人,還要注意不要因為有了孩子忽略了老公,抱完孩子,抱抱老公。家裏的每一個人都能感受到這種溫暖,孩子也會覺得快樂、幸福。第三,要給孩子隨性玩耍的時間。孩子再大一些,就懂得玩耍了。玩耍是孩子的天性,他們從玩耍中可以得到最大的快樂。
所以媽媽不要限製孩子的自由活動,更不要把生活安排得太有規則。這會讓孩子有壓力,即使在玩耍的時候也不能盡興,總是擔心媽媽會讓他做他不願意做的事情。美國兒童教育學者湯姆斯?阿姆斯壯指出,自由玩耍比有計劃性的活動,對學齡前的孩子來說更為健康有益。所有的孩子都需要有一些無所事事、隨性玩耍的時間。唯有這樣才能讓他們的想象力無拘無束地發揮,讓他們可以悠閑地擺弄玩具、研究衣服的結構等。讓他們用自然的速度來探索他們所好奇的世界,他們會在探索的過程中感受到滿足和快樂。最後,要適時地讚美孩子。每個人都喜歡讚美,孩子也是。沒有人是在批評中可以健康成長的,所以當孩子表現好時,細心的媽媽應該適時地讚美孩子,“你真棒!”“這件事你處理得很好!”“真是媽媽的乖寶寶!”讚美會激發孩子繼續努力的興趣和決心,當然也會讓孩子感到自己的力量和成績。
當然,讚美也要講究方法,籠統的讚美會讓孩子失去興趣,物質獎勵又會讓孩子產生錯誤的認識。有些父母會用禮物或金錢獎賞孩子,讓孩子把重點都放在可以獲得哪些報酬上,而不是良好的行為上,這不是好做法。父母應該讓孩子自己發現完成一件事情後,會給自己帶來滿足與成就感,而不是父母用物質報酬來獎賞他。當然,父母自己也要快樂,尤其是媽媽。隻有快樂的爸爸媽媽,才有快樂的孩子,這就是所謂的言傳身教。不要忘記,快樂是可以感染的,不快樂也是。7.理性養護,遠離溺愛溺愛是誤入孩子口中的毒藥。如果僅僅為了愛,連老母雞都能做到這一點。我們經常會看到這樣的畫麵,在孩子出了問題後,孩子的爸爸會唉聲歎氣地說:“都是他媽從小給慣壞了。”的確,相比於爸爸來說,當媽媽的對孩子付出了更多的愛,這其中就包括溺愛。殊不知,溺愛並不是孩子所需要的,隻是對於母親全力傾注的濃濃愛意,孩子還不懂得選擇。
大教育家高爾基曾經說過:“溺愛是誤入孩子口中的毒藥。如果僅僅為了愛,連老母雞都能做到這一點。”溺愛是低層次的愛,真正的愛是理智的、高尚的愛。有很多專家將父母對孩子的溺愛稱為“甜毒品”,雖然表麵上香甜可口,但其實就像毒品一樣,會對孩子的成長造成不良影響。哪家的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嗜好“甜毒品”呢?可是如果你的溺愛就是“甜毒品”,你就該理性一些,克製一下充盈在自己體內的濃濃母愛,用理智的態度,去愛自己的寶寶。沒有哪個時代的孩子像現在的孩子這樣得到了最多的關注和愛,但是也沒有哪個時代的孩子像現在的孩子這樣存在太多的問題。孩子的問題不是因為缺失了愛,而是因為過剩的愛。事實表明,給予孩子的越多,孩子越不容易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