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第7章 第7章(1 / 2)

而這位名叫招娣的女子一家,就是最開始那一匹種植棉花的農戶,因為在她家看來,種植棉花省時又省心,後來棉花賣不上錢,招娣就開始尋思紡起布來。這一來一合計,竟比種莊稼收入還多,這麼多年也就做了下來。

商鋪知道她家年年種棉,有布紡出都來她家收布,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穩定的買賣關係。隻是近年來,官家開始推行起娟、綢、緞,而江南一代的氣候又非常適合種植桑。再加上官府推行養蠶製,養蠶的開始多了起來,綢緞開始便宜了,而比較偏平庸的棉布反而不怎麼受歡迎了。

這些信息都是虞姍姍通過招娣的嘴裏知道的。在知道她家整個就是一做棉布流水線之後,虞姍姍就請求要去她家看看怎麼紡棉的,並承諾會購買點棉花或則布匹。

招娣雖然半信半疑,但家裏還堆著好些棉花和布匹,想著能賣出去一點也是好的。

虞姍姍看到他們紡的第二道棉線,就知道是自己想要的東西了,看著招娣那雙在紡織機上快速穿梭的手,心中頓時有了主意。

“這個棉線我需要二斤,我按三百二十文一斤收購怎麼樣?”虞姍姍指著第二道棉線說道。

今年棉花才三百文一斤,虞姍姍能出這個價格很是公道了。本來虞姍姍也不想多處這二十文的,既然來之前話都說出去了,肯定是要比市場價高出一點來。

招娣哪有不同意的呢,一斤棉花出一斤二兩線,給的銀錢多還做工少,忙答應了下來,不過還是很疑惑的問道:“三娘,你買二斤棉線能夠做什麼?”而且還是二道紡的棉線。

“招娣,你信不信我能用這二斤棉花織一件衣服。”其實正確的來說二斤棉能做兩件成衣了,這裏的一斤可是十打十的十六兩。

“衣服?不是隻有布匹可以做嗎?”招娣更加疑惑了,是在想象不到棉線可以做什麼衣服。

當然這也不能怪她,因為她也沒有見過織毛衣這種做法。

虞姍姍看到棉線就想到了毛線,不過這裏沒有羊毛,不然用羊毛紡出來的線來做毛衣或圍巾都是暖和得很。

現在既然有了棉線也不錯了,剛剛在布店的時候看到老板也賣成衣,一件成衣薄衫都要賣四五百文,厚的棉衣一件甚至需要一兩多,二兩。

一件成人毛衣虞姍姍想賣個五六百文也不算貴。比買件棉衣劃算,家裏的棉衣還可以拆出來做幾件稍薄的棉衣套在毛衣外麵。

那麼織一件毛衣的利潤大概是在一百文左右,如果勤快點的話兩天織一件毛衣的還是很快的。當然虞姍姍想的就是平針這種既簡單又快速的針法了。

還好,虞姍姍小時候是在農村長大的,她的奶奶就會織各種各樣的毛衣,記憶中好像奶奶什麼花樣子都會,還會勾棉鞋,雖然虞姍姍會的針法不多,但目前來說足夠了。

她在心裏計算了一下,她回去手速快的話兩天織一件毛衣,一個月下來能在入冬前賺夠三兩銀子。

銀子很少,二兩銀子才能買一床三斤的棉被,她握緊了手中的棉線,有些事情,事在人為,她已經看到了希望,就要去努力的抓住。

“是的,我相信你這時候不相信我,但是過兩天我還會再進城一趟了,到時候我帶來織好的衣服,你再看看。如果行,你就和我一起織毛衣去賣怎麼樣?”虞姍姍很是自信的說道。

招娣想了想,她又沒吃虧,賣她二斤棉線賺錢的還是自己,如果真能製成成衣賣出去,賺的也有她的一份何樂而不為呢?

於是買了棉線之後的虞姍姍心情大好,又去購買了一些油鹽醬醋。油貴一升二十文,鹽也貴一斤三十文。醬油和醋倒是稍稍便宜點,但是在虞姍姍心裏也是很貴的,因為她現在心裏沒有多少錢了。

全家所有家當隻剩三百多文,最後她還是買了兩斤鹽,兩升油,一升醬油一升醋。就這些都花了她一百五十文。

買好了生活的必需物品,虞姍姍又去看看了肉價,一斤豬肉三十五文錢,忍痛割了一斤,豬下水和骨頭便宜十文錢一斤,虞姍姍買了兩斤。

買完這些就隻剩一百多文,本來今日出來是買棉花的,結果一斤棉花沒有買到,錢到是花了不少。

不過虞姍姍也不氣餒,今天她沒有白來,城裏可以賣炭,賣柴,賣菜這些都是人家日常需要,下次她來的時候可以帶點來和別人以物易物交換,這樣可以不用上稅,就算少帶點也不會吃虧。

買完這些東西,取完米,虞姍姍就在城門口等著了,老楊叔一會兒快來了,把提前準備好的5文錢拿在手裏。

“三娘,你那隻雞賣了?”英子看到虞姍姍手裏沒有雞了,倒是多出來一些東西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