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章 第1章(2 / 2)

打完兩桶水,鍋裏的稀飯便熟的差不多了,虞姍姍就把角落裏的蔬菜洗幹淨切好,扔到鍋裏燙一下,再加點鹽巴。沒一會兒,一碗蔬菜粥就好了,先是盛了一大碗端給林高氏。

林高氏見她走進房中,還給她送來了稀飯,便說道:“我這裏還有二兩銀子,都是這麼多年一點一滴攢的,你都拿去用吧。”

虞姍姍點了點頭:“我拿去換點吃的。”

之後便是一陣沉默,兩人都知道,這二兩銀子撐不到這一家六口人熬完過冬。看林高氏吃得不多勸道:“還要給四個妹妹要喂奶呢,你多吃點。”

哪知道,聽到這話的林高氏更加吃不下了,顫抖著說道:“奶也不多了,怕是吃完今天就……就沒有奶水了。”說完便嗚嗚的哭了起來。

虞姍姍趕忙去擦她的淚水:“娘,你這可是在月子裏,這哪能哭呢?”然後看了看還在熟睡中和四個小姑娘,想了想說:“晚點我去汪嬸家借小磨盤,給妹妹們磨點米糊糊。”

“這能行嗎?”

能行嗎?虞姍姍不知道,可是沒有奶水她能怎麼辦?這個時代就是古代農村,沒有奶粉。這個小山村甚至都沒有人養一頭羊,就算想弄點羊奶都沒有辦法。她唯一想到的就是把米磨得細一點,磨成米糊糊調稀一點。她咽下喉頭的微苦,鄭重說道:“試試吧,實在是沒有法子啦。”

林高氏的眼淚便像珠子似的往下掉,虞姍姍也紅了眼睛了。她們都知道不管村裏人怎麼編排他們家,她們都是想要留住這四個女孩的。

“你別哭了,你要是倒下了,這個家我就真撐不住了。我出去看看二牛,他還沒吃呢。”虞姍姍把她勸住就往外走。

二牛就是她那個不滿五歲的小叔子,這會子天大亮了,她拿起放在灶台上盛好粥的碗便去找二牛去了。

房間裏沒有人,奇怪,到哪裏去了。“二牛,二牛!”虞姍姍四處叫喊著。

終於在屋後的一塊沙地上看見了他的身影,虞姍姍走過去:“二牛,嫂嫂到處找你,你怎麼也不應答一聲。”

二牛這時才注意到虞姍姍,抬起髒兮兮的頭來,指著地上的沙地說道:“嫂嫂,字!”

虞姍姍看過去,隱隱約約看出來是個字,這才想起來,原來的虞三娘腦海裏有這麼一段記憶。大牛有次帶二牛去城裏賣山貨,路過一間學堂,二牛便對學堂有了興趣,拉著大牛要去瞧。

大牛看弟弟對讀書還有點興趣,就去打聽了一下學費,得知一年下來要入讀這個學堂得十幾兩,嚇得當場就走,奈何二牛卻越看越起勁,學堂裏的先生為了打發他,便教他寫了一個字。二牛這才歡歡喜喜的走了。

想必這個字就是當初哪位先生教他寫的那個字吧:“二牛,這寫的是什麼呀?”

“嫂子,是個“人”字。人之初的“人”字。”二牛用稚嫩的語氣說道。

虞姍姍當即心下又是一陣心酸,本該是無憂無慮,正入學堂的年紀,但偏偏生活在這個生產落後,貧困的時代。就是連正常的讀書寫字,都成了一絲妄想。

“嫂嫂,哥哥和爹爹真的回不來了嗎?”小二牛帶著有些淚汪的眼睛看著虞姍姍,隨後又是低下了頭,帶著哽咽的低聲說道:“哥哥還沒有答應我入學堂呢。”

在這個不到五歲的孩子身上,他可能還不明白巨大的貧富差異,讓他現在一個簡單的願望都變得傾盡全家之力都未必能夠實現,再加上這個家兩個頂梁柱都已經去世,讓他的夢想可能變得越來越遙遠了。

可是即便是這樣,虞姍姍還是安慰道他說:“等明年嫂子想想辦法好嗎?”

小二牛眸子裏閃過一絲火光,隨即又消失不見:“嫂子,我不入學堂了,我想要哥哥和爹爹!”說著便又哇哇的哭了起來:“是不是隻要不去學堂哥哥和爹爹就會回來了。”

虞姍姍看著他哭得滿臉的淚豆子,忍住心裏的萬般難受:“二牛要乖,哥哥和爹爹去了很遠的地方,可能以後都不會回來了,往後家裏有嫂子好不好。等二牛以後長大了,很久很久以後就又會見著哥哥和爹爹啦。”

“為什麼,要等很久很久以後,是二牛不乖嗎?”叔嫂兩個的話越飄越遠。有村裏的人路過聽到,皆是同情的擺了擺頭,歎息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