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章 第2章(1 / 2)

虞姍姍從汪嬸家借回了小磨盤回家開始細心的磨起為數不多的米來。汪嬸的娘家爹就是做石匠的,手藝是從小學到大的,做出來的工藝很細致,一個小的石磨也得小幾百文,要不是虞姍姍現在家裏的情況不好,她都恨不得買一個回來。

大山村也是有一台大石磨的,就在村長他家後巷子裏,平時村裏人要磨點豆子之類的都是去那裏,虞姍姍想著這會子過去,又是一堆人說長道短的,還不如躲在家裏清淨清淨。

隻是磨完米,還了磨盤,米缸裏隻剩一點點米了,而且新磨的米糊糊也不多,怕隻夠幾個小姑子吃幾頓的,看來她得想想辦法,買點米。

傍晚,虞姍姍就著角落裏的蔬菜煮了一大鍋蔬菜湯,米缸裏的米確實不夠煮一碗稀飯的了。還好衝好的米糊糊,幾個小嬰兒也是吃了下去的,隻是這個時代沒有奶瓶,全靠她和林高氏一點一點的喂下去。

營養這些她不敢保證,畢竟能夠不被餓死已經是萬難了。想起她前幾天還聽見村裏的人嚼舌根說她們老林家遲早得把這幾個小姑娘拿去扔掉。正常人家那裏養得起四個姑娘家。姑娘家養來都是白眼狼,以後嫁出去了就是潑出去的水,趁早扔掉才是明智之舉。

這一番話聽得虞姍姍心中火氣翻湧,但這古代人的愚昧不是她能夠改變什麼的,幾千年來重男輕女的思想也不是她能夠抗衡的。她是接受過先進思想,是在和平年代長大的青年,做不到對生命的漠視,而且這些生命與之現在的她有著莫大的關係。她想,唯盡己能,擔之任。

至於她是什麼樣的人,是善良還是惺惺作態,她想時間會給予這些人答案。

晚上,虞姍姍又去打了幾桶水,好多年不幹重活的她,累的手臂直發酸。她活動了一下就開始忙碌了起來,無他,這一家人隻吃了早上那一頓蔬菜粥。現在大小都等著她吃飯呢。

在這個時代,是奉行的晨昏定省,一日兩餐。虞姍姍為了不顯怪異,更重要的是家裏確實沒有可以多吃的食物,也不得不遵守起來。

她想,等她找到法子,還是得一日三餐,讓一家幾口吃得又好又飽才是。

現在,隻能就著早上剩下沒煮的蔬菜,煮了一大鍋蔬菜湯,放了少許油和少許鹽。二牛和林高氏也吃得香甜。隻有虞姍姍一人心事重重,明天可要怎麼辦才好呢?

公雞打鳴的第一聲虞姍姍就醒了,睡慣了席夢思,睡下的這張床上隻撲了一層稻草一層床單,躺在上麵不僅不舒服,還一入鼻就是濃濃的稻草味道,她有點受不了,總覺得自己是睡在田間鄉野,睡不安穩。

“汪嬸,你能賣我點糧嗎?”雖然虞姍姍萬分不想再麻煩汪嬸子了,可真當米缸見了底,她能想到還是她。

“快進來。”汪嬸見她一臉愁苦有些別扭的站在她家院子裏的籬笆外麵,急忙把她喚了進屋。

“這秋糧剛下來,你家就糟了災,我猜想你家這會子應該缺糧,便叫當家的給你留了一些。”汪嬸子邊說邊把虞姍姍往屋裏領。

“稻米不多,得留點給大山媳婦。”汪嬸子的兒子汪大山去年剛娶了媳婦,現在正懷著孕呢。

虞姍姍理解的點點頭,知道這個時代的稻米金貴,家裏僅剩的稻米還是林大牛生前買回來給林高氏吃的呢:“汪嬸,我就買些粟米。”

林高氏給了她二兩銀子,也不知道這些銀子能買多少糧食,虞姍姍心裏忐忑的想。

“稻米還有呢,嬸子賣你兩鬥。粟米五十文一鬥,你看你要幾鬥。”汪嬸子內心知曉虞姍姍是個懂事的,剛才她就是那麼把自家情況一說,倒是讓人家不買稻米了。就怕她盡買些粟米,家裏還有幾個未滿月的小姑子等著吃稻米呢,這哪行?自己家媳婦雖然懷著孕嬌貴些,但是勻兩鬥稻米出來還是綽綽有餘的。

“嬸子……這,稻米多少錢一鬥。”原諒虞三娘的記憶裏確實沒有這些記錄,她在家當不了家,嫁給林大牛後都是婆母當家,最近婆母坐月子才把銀錢教與她。現在頂著這幅身子的是虞姍姍,她穿過來的,中間隔著不知道多少年,她哪裏清楚這其中的物價。

“這稻米城裏都是二百二十文一鬥,嬸子呀給你算二百文一鬥,你看成嗎?”汪嬸子見她疑惑,這才想起來,這個老林家的新媳婦進門還不到一年,這怕也是頭一回當家,平時也不見她出門子的,怕是也不清楚這其中的物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