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章 遙遠的旅程(2)(3 / 3)

“怎麼,鑒證科無法甄別嗎?”

“是的。死亡時間主要由屍斑、屍溫、肌肉彈性這些參數確定,這個比較容易。我們發現張寒屍體的時間,大概是張寒死亡的14個小時之後。而斷定致命原因,則是看傷口的危害程度、氧化程度以及失血量這些因素。張寒的屍體比較特殊,一方麵她胃裏殘存的安眠藥劑量仍很大,足以致命;另一方麵,從解剖傷口和內髒氧化程度來看,解剖時間與安眠藥發揮藥效的時間十分接近。因此,鑒證科一直沒敢下結論,張寒到底是因為安眠藥致死,還是解剖致死。”

“那麼,也就是說,警方認為,如果張寒是因為安眠藥而死,就是自殺;因解剖而死,就是他殺。但是因為鑒證科無法界定死因,所以產生了自殺和他殺兩種意見?”我對鑒證這種自然科學性很強的技術問題並不是很懂。

“是的。”他咬著煙蒂道,“對於張寒的死,我們繼續調查下去,發現張寒原來是個小三。”

小三?好像跟S市連環碎屍案的第一個死者的身份有相似之處。

“包養她的是一個小房地產商,叫林海建,雖然企業規模不大,但手頭上也很有點錢。房地產商對她還算真心實意,確確實實把她當外室在養,不但給她弄了房子,承擔了她的開銷,還給她妹妹出了學費。哦,也就是張璿,當時她還在上學。但是張寒好像還有個叫李峰的男性朋友,一直在要她離開林海建。反正關係挺亂的。當時局裏有兩種意見,一種認為是他殺,張寒被喂藥後遭人解剖;另一種認為是自殺。至於屍體為什麼會變成那個樣子,也沒人可以解釋清楚。有人提出有可能是被那些醫科大學的學生拿去做練習了,這個說法顯然是很荒謬的。我們先從他殺入手,詳細調查了包養張寒的房地產商和她的那個男性朋友,但沒發現什麼有用的線索。與此同時,另一組警員經過調查發現,張寒在死前的一天,曾在不同的藥店分次購買過安眠藥。”

穆易吐掉煙蒂,又抽出一支點上,“案子查到這裏,所有人都覺得這案子真是莫名其妙。說他殺吧,既沒有足夠的證據支持,又找不到犯罪嫌疑人。說自殺吧,醫科學生解剖屍體的那種假設又讓人覺得很荒謬。”

我等著,我知道他還有話要說。

“但我認為,張寒很可能不是自殺,而是他殺!張寒的屍體被解剖,本身就是對自殺說的徹底否定!吃安眠藥自殺的人,通常會選擇在家中或者其他比較有歸屬感的地方,而這些地方,外人是比較難以進入的,更不用說將死者屍體帶出了。醫科大學的學生解剖屍體後又再拋屍的說法未免太過於牽強,根本沒有什麼說服力。至於安眠藥由張寒本人購買,更不能作為自殺說的支持證據。”

“確實是有些疑點。”我點點頭。

“可惜的是,這些僅僅都是疑點而已。我們花了相當一段時間進行調查,卻毫無收獲,這案子就懸在那了。”

“那張寒的那個男性朋友呢?也默認了這個結果?”

穆易笑笑,“李峰?認屍那天,那小子躲得遠遠的,生怕沾上一點血,真不算條漢子。倒是老林,哦,就是包養張寒的那個房地產商花錢調查了好一陣子。他跟我一樣,也認為張寒是死於他殺。”

“他殺……沒有什麼證據證明是他殺呢。”我輕聲道。

“對,沒有證據,隻是我的直覺。”穆易很是坦白,“我有個假設,凶手先是讓張寒服下了過量的安眠藥,然後又將張寒帶到了別處,等她死亡之後再將她解剖,然後又將屍體運到了工地。”

“可是,穆警官,如果是這樣的話,你不覺得凶手的行動很奇怪嗎?如果凶手的目的是為了殺死張寒,那在張寒服下安眠藥之後,他就已經得手,後麵的解剖和拋屍又有什麼必要呢?如果說是為了銷毀證據,處理屍體的手法要更為穩妥吧?”

穆易無視房間裏煙霧繚繞,又點著了一支煙,“你有沒有聽說過藍火教?”

我搖了搖頭。

“S省的一個邪教組織,已經在前幾年被打掉了。由一個隻有小學文化水平的農民創立,宣稱他是比釋迦牟尼和玉皇大帝還要高級的神佛。雖然他們的教義前後矛盾,愚蠢至極,但還是有一些人相信的。尤其是在七八年前,不少人癡迷其中,並對‘重生’一說深信不疑。”

“重生?”有什麼東西好像連了起來。

“對,重生。還記得我在拋屍現場發現的那些蠟燭、黃紙和朱砂嗎?後來我仔細想了想,或許工地並不見得是拋屍現場,而是進行某種儀式的場地。於是,我對藍火教做了些深入的調查,發現他們所謂的布置重生儀式必備的物品裏麵,有蠟燭、黃紙和朱砂。”

“我覺得,搞不好張寒是被某些瘋狂的藍火教徒當成了試驗品,進行了重生儀式的演練。我們對這條線索追查了一年多。”

“結果呢?”我問。

穆易神色落寞地吐了個煙圈,“什麼也沒有,但凡有一點嫌疑的人,都調查得仔仔細細,但是卻什麼也沒有發現。林海建一直在懷疑張寒的男朋友李峰,不過李峰雖然人品不怎麼樣,卻不會是凶手,張寒被殺的那天,他有不在場證明。”

“原來是這樣啊。”我問道,“穆警官,我們想找林海建和李峰了解一下情況,你能提供他們的聯係方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