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五年,在許昌的關羽曾經想賣了自己的青龍偃月刀補貼家用,但想到梁山好漢楊誌曾經因賣刀惹禍,頗有些擔心。好漢是賣不得刀的,隻好趁丞相曹操新賜了赤兔馬之機,賣了自己原來那匹。隋唐英雄秦瓊也有過賣馬的經曆,並因此認識了許多朋友,可見英雄賣馬是無礙的。關羽的馬和元朝時期的綠林豪傑楊過的坐騎有兩點相似:一、瘦;二、毛長。有這樣特點的馬看起來都十分落魄,宛若關羽和楊過彼時的處境。可見豪傑總應該有匹破馬相伴。
英雄尷尬的情景自然總是讓人扼腕歎息,後世人讀到關羽倒黴的故事時,多有落淚者。
關羽牽著瘦馬走向許昌的集市,心情很不好。女愁哭,男愁唱,關羽在路上唱道:想當初老子的隊伍剛開張/兄弟三人五百條槍/遇黃巾打得他們暈頭轉向/到如今我卻落得百轉愁腸……
馬市裏的牙人都是鄉下來的,不認識關羽,看了他的馬,一齊笑起來,關羽臊得滿麵通紅。好在他的臉本來也不怎麼白,倒看不太出來……終於有一個看著像是好心的人過來,對關羽道:“你這馬種不了地,拉不了貨,本是沒人要的。我看你相貌不俗,如果一定要賣的話,我出五兩銀子。”
這,這……關羽百般無奈,正要開口,一個人從後麵扳住了他的肩膀,道:“怎地便賣起馬來了?”
關羽回頭一看,臉更紅了,原來竟是張遼。
張遼驚道:“關公居然潦倒如此!”
關羽道:“亂講,我的錢至少還可以花一年呢。”
張遼道:“我不信。”
關羽道:“可能吧,隻剩半年的積蓄了。”
張遼笑道:“像你這樣的老實人也撒謊,哈哈。”
關羽道:“我撒謊還真不像,說實話吧,也就夠三個月了。”
張遼道:“我看這個月能過去就不錯了。”
關羽道:“哪至於如此……”
張遼道:“莫再硬撐了,錢已盡矣。”
關羽低下了頭。
張遼道:“你為什麼不跟我開口呢?我這有的是錢,咱們的交情還……”
關羽道:“我不能要你的錢,但又要養嫂子。這樣吧,不如你買了我的馬。這馬當初是花了我50兩,你現在給10兩就行了。”
“40兩。”
“20兩。”
“30兩。”
“成交。”
就這樣,關羽將馬以六折賣給了張遼。
假如現在有人告訴我類似“對英雄好漢來說,錢並不重要”的話,你猜我會不會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