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劃為目標服務
不管是個人還是團隊,有信仰當然好,但樹立信仰隻是向成功走出了第一步。第二步就是怎麼實現,也就是說--如何去做才是最重要的。因此,我們要把信仰劃分為具體的目標,並且圍繞這些“目標的細化部分”來做針對性的計劃。
所有的計劃都是為目標服務的,但缺乏信仰支撐的目標也是很難長久的。隻是做一些單純的項目,遠遠稱不上事業,而沒有目標的計劃則空洞而無趣。這就是為什麼有的人做了一輩子生意也很難被稱為企業家,因為他們隻做項目,沒有信仰,也沒有長遠目標,所有的計劃都是功利性的和缺乏可持續性的。
我認識一位做計劃的高手。他在近30年的工作中,使自己90%的時間都活在計劃裏麵,這讓他輕鬆而又不會錯失重要的東西。他從小到大的人生目標一個又一個地實現,將他的人生愛好、忠誠、信仰和自己的專長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
他是怎麼做到的?他說:“我不認為一個人隻要在紙上寫下了一些必須要完成的東西,然後立刻去做,就是成功的計劃了。”
在他看來,成熟的計劃必須具備三個要素:
合理性--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
可行性--有可操作的分期計劃;
貼近性--符合自己的預期目標。
要做到這三點其實並不容易,這需要你能夠拿出足夠的時間,好好地想一想“形而下”的問題,而不是總盯著“形而上”的夢想、信仰或者其他空洞的命題,如果缺乏實際行動的支撐,這對你不會有任何積極的幫助。
所以,暫且不要著急,在製定計劃之前先聽一首歌。你需要一個放鬆的狀態和環境。
隻有在放鬆的環境中,人的創意和思維才能更加廣闊和敏銳,你所製定的目標才能更加高效可行。找一個舒服的地方,書房或者臥室,你也可以躺在沙發上,放一首柔緩的音樂,讓自己暫時忘記一切。接下來,你需要一支筆和一個筆記本,找一個不會被打斷的時間,然後,仔細地寫下自己對於未來的目標設計和相應的規劃。
當然,你最好能夠在連續的時間裏--在不被人打擾的情況下完成這一係列的內容,否則,你很可能會因為“大腦斷片”而忘記接下來已經想好的內容。
但是,千萬不要把製定目標當成一份工作,這是一次有趣的實驗。事實上,在這幾個小時的過程中,你更應該像是在度假,體會未來的美好和走在路上的愉悅。
這是難得的幾個小時,你可以單獨與自己交流,認清自己。你將在這段時間裏構建一幅未來的美景,同時你又將為這美好未來的實現準備顏料、畫布、草圖和方案等。
寫下你的心願:目標是什麼樣的?那麼,現在你所要做的就是將心願寫下來。不管你用什麼樣的方式呈現未來的美好,寫下來,不要被限製,這個過程要至少持續二十分鍾。不要給自己設限:考慮一下“我可以做什麼”,而不是“我不能做什麼”。在這個過程中,最重要的就是我們不要給自己設定限製。很多人的失敗就是從這裏開始的,剛寫下一個好的目標,結果又因為種種現實原因的束縛而放棄了,最後發現一切都是行不通的。那些所謂的限製並非沒有意義,接下來它們就將在實踐中不斷地被打敗、被改變。
當你在計劃過程中就已經放棄的時候,那麼恭喜你,你什麼都沒做就被打敗了。你需要有足夠的期望和強烈的信心,毫無顧忌地寫出你的願望。
你的行動力體現意誌力
一個從不或很少行動的人,他的理想又怎麼稱得上偉大呢?他配不上人們的尊重,因為他把自己一半的時間都丟給了最不重要的事情--考慮自己是繼續待著還是起來活動一下。
我的計劃很完美,什麼時候去實現都不晚,不急於這一時。
看上去“差不多”了,沒必要那麼較真。
他們都說我不行,但我相信自己能行。不過,我該怎麼做?
這個想法很好,但是不是太冒險了?
立即行動是冒失鬼的做法,我覺得思考更重要。
那些偉大的人有什麼了不起,換做我會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