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章 喚醒:沉睡的意誌力(1)(3 / 3)

意誌力的發生過程,需要對注意力、情緒、行為進行控製,而這個過程會消耗我們的能量,如果一個人每時每刻都在控製自己,他的精力很快就消耗殆盡了。而習慣的生成卻不存在“能量消耗”的問題,因為你不會存在“願不願意”“困難與否”的糾結,隻是出於“我一直在這麼做”,它甚至不需要通過複雜的思考,就已經開啟了行動。

比如喬治用熱水和冷水洗臉的問題。剛開始,他隻是在被某種“益處”帶動,冷水洗臉的行為並沒有成為他的習慣,所以這種行為會讓他產生動搖;而如果冷水洗臉成為一種習慣,那麼這種行為就不會消耗他的注意力,意誌力能量就節省了。

所以,把你的意誌力放在更有效率的地方,讓好的行為成為習慣,這才是幫助我們訓練意誌力的秘訣。

永遠不要失去你的目標

一個人應該有崇高的目標和理想,它是一個人人生價值的延伸,也是一個人自我價值的實現軌跡。但同時,你也要學會對自己理想的高度設限,脫離了現實的可行性,理想就會成為幻想。

當你製定好自己的目標後,就開始了奔向目標的艱難旅程。這時你需要恪守的原則是:遇到困難時,不要輕易地放棄目標。至少,你可以先邁過眼前的這道台階,步步為營,朝頂峰邁進。隻要你盡全力地去努力了,那麼結果就會是最好的。

我發現,那些最終失敗的人總是在距離終點隻有一步之遙的時候,選擇了放棄。比如一個人在公司的發展,在事業上的奮鬥,他會遭受眾多的白眼和非議,因為不論你是否發展、是否進步,別人都可能從不同的角度去否定你。

這時,最重要的是自己的主見,是你自己的目標。最怕的就是人雲亦雲,跟著別人的角度去看待自己的問題,到最後你不再相信自己,丟掉了目標,你又如何能夠成功呢?

眼睛要時刻盯在自己製定好的目標與方向上,雙腳要時刻踩在正確前進的台階上。至於別人怎麼說,如何評價,那些都可以化為建議和鞭策--但任何時候,都不要讓自己成為理想的終結者。

當然,從管理者的角度上講,你也不要用權力上的方便隨意指責甚至幹涉別人的夢想。不要對員工總是批評,而要多一些指引和關懷,鼓勵他們堅持自己認定的目標。

這樣,當員工的創造力和意誌力被激發時,你的團隊也就會有很大的突破。

在課程中,我們為學員進行了一則關於目標的非常簡單的案例分析。我們的培訓顧問開始講故事,他說:

“有三隻獵狗,它們在獵人的指引下去追一隻土撥鼠,土撥鼠跑了很久,然後鑽進了一個樹洞,並且樹洞隻有這一個出口。可是讓獵狗感到奇怪的是,樹洞裏竟然跑出了一隻兔子,一口氣竄到了樹上,一不小心掉下來竟然砸暈了三隻獵狗,最終,兔子竟毫發無傷地逃跑了。”

講完這個故事,人們滿臉疑惑,不解這是什麼意思。培訓顧問說:“大家覺得有什麼不妥的地方嗎?”

“兔子怎麼會爬樹?”“一隻兔子是怎麼同時砸暈三隻獵狗的?”這是人們的問題。但培訓顧問突然說:“為什麼沒有人問土撥鼠?它去哪兒了?”

對啊,這才是故事中的目標:獵狗要追上土撥鼠,但它去哪兒了?當兔子出現之後,人們卻不約而同地忘記了土撥鼠,它竟然在台下幾百人的頭腦中同時消失了!

現在,有人會告訴你,他整天都很忙,有處理不完的工作,有忙不完的事情。但忙碌並不一定就是好的狀態,隻有始終緊盯目標,排除外界幹擾,這樣的堅持不懈與努力才有意義。

在我們的生活中,總是會有意外發生,總是會有看似更誘人的目標誘惑你的思維,試圖改變你的初衷。就像獵狗那樣,當它看到了更大更好吃的兔子,它也忽略了土撥鼠,也許土撥鼠早已趁機溜走了。獵狗的確做了更好的選擇,因為兔子更豐滿更容易填飽肚子,可是當新的誘惑出現的時候,你是否還會放棄眼前的目標而又去追逐新的誘惑?如果真是這樣,那麼你還沒有抓住獵物的時候,是否早已經餓死了?

我們可以為改變目標尋找到足夠的理由,但如果你任由這些“誘惑”和理由幹擾自己的判斷,那麼在你的生活中必然沒有什麼目標是可以堅持到底的。

你需要時刻警醒:

我現在正忙碌什麼?

我的付出和努力是為了什麼?

同時,失敗也能讓我們意識到自身的不足和局限,並同時堅定對於目標的追求。當然,明確了不足,我們也就找到了問題的所在,明確了我們的局限性,就找到了解決辦法。如此,我們就知道了如何更好地向目標前進,甚至於更好地解決了往哪兒前進的問題。

失敗不是為了打擊你,讓你無法前進,而是告訴你需要為實現目標準備更充足的能量,或者具備更強大的意誌力--那些放棄的人,總在誤解它的意思。

如何麵對失敗,是一個人一生中最為重要的事情。因為它在指引著我們走向成功。所以不管你之前是什麼樣子的,不管你已經經曆了多少失敗,先坐下來安靜地麵對它、麵對自己,清醒地規劃一下你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