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沈思君時間精力有限,而且她建這個女學分館最重要的是好玩,沒有經曆過,自己也想做一做山長,一小部分才是為了幫助夫君李文耀在縣裏打開局麵,所以她招生極為嚴格。
她會在粗略的筆試之後,看著比較合心意的女子都麵試一番,若是那個女子見識不錯,很有新想法,那麼不管她現在學問基礎如何都能收入門牆,年齡大小也都不是問題,還招收過一個已經嫁人生孩子後又和離回家的女子入學,那個女子喚作苗彩文,已經二十五歲了,和其他地方的韻詩女學完全不一樣。
一般人的眼中,女學招收的學生都是十歲以下的小孩子,這樣才好教導,可是沈思君那個二十五歲的學生一收,馬上天下嘩然。
沈思君卻不管別人的攻訐,但是做人這麼多年,她也學聰明了,不再對這些攻訐不置可否,而是強硬地說道:“孔夫子都說‘有教無類’,我這隻不過是在遵從聖人的教誨,如果有人不服,就不要再稱自己的讀書人好了。”
孔夫子這個大神一請出來,大家都偃旗息鼓了,雖然私下裏還是有很多人對她不滿意,說她壞壞話,但是明麵上別人卻是不好再大肆反駁她了,畢竟“有教無類”這個觀點他們真的反駁不了。
李文耀和沈思君發現,把其他糟心的事情放開,一心隻做教化民眾的事情還是挺開心的,永鎮縣繁華,油水也不少,他們日子過得富足,又有成就感,真是再好也沒有了。
就這樣,李文耀和沈思君開始了他們在永鎮縣的幸福日子,一晃就是三年過去了。
永鎮縣的學子在之後的州中正組織的統一考試之中名次考得上升了不少,有很多家世也好的人便得到了州中正的舉薦,去外地做官了。
其中也有一些成績好但是家世不好的人被刷下來了,李文耀給慎南郡主寫了舉薦信,慎南郡主也向皇上舉薦了幾個貧寒的學子。
皇上此時和慎南郡主的關係不錯,而且他在江州放了不少眼線,知道李文耀一直都乖乖地教化民眾,對李文耀感覺不錯,那些出身不好的學子也是經過暗探考驗的人,都很不錯,所以他也就大方地批了幾個名額出來。
此事一出,大家對李文耀更加有信心了,特別是那些原本家世不好便是成績好也輪不上舉薦的人,更是趕緊到永鎮縣學來和李文耀學習,想要拉近一點兒關係。
其中還有那麼一出,一個貧寒的學子張偉澤與韻詩女學那個苗彩文看對了眼,那個貧寒的學子因為家貧沒有錢娶媳婦兒,但是一心向學,很是仰慕苗彩文,不嫌棄苗彩文逼他大,還帶著孩子,以初婚的身份娶了苗彩文這個二婚的女子,在當時很是被人鄙視了一番,但是二人也不介意別人的口舌。
三年後的今天裏,被慎南郡主舉薦做官的人裏麵就有一個張偉澤,大家頓時嘩然了,有些懷疑他是走了老婆苗彩文的裙帶關係。不是說沈思君和慎南郡主關係好麼?苗彩文是沈思君的弟子,也有這麼一層關係,是不是就更親近了。
一時間,好些別有用心想要鑽營的學子就看上了韻詩女學永鎮分館的女子們,想要求娶。那些條件好的女子看不上這些人,但是有些已經出嫁過一次的女子卻是心動了。
她們第一次嫁的夫君不算好,狠心和離回娘家或者守寡回娘家之後,過得也不算太好,韻詩女學是個清淨地,有些人想要在這裏安心養老,但是好有些人想要再找個伴兒的。
她們問沈思君意見,這些男子若是別有用心怎麼辦?沈思君笑道:“我又不是神仙,不知道這些男子現在是真心還是假意,隻能你們自己判斷,再說了,現在是真心能保證十年以後還是真心嗎?
不過我可以保證的是,你們現在若是二嫁,之後他對你不好你再和離回韻詩女學就是了,我永遠收留你們。都和離過一次了,再和離第二次有什麼?隻要他讓你不順心,和離再找一個便是了!凡是論跡不論心,你隻要看好了他對你好不好就行了,別管他心裏想什麼。”
女子們受了沈思君的這番話鼓舞之後,很多人二嫁了,也有很多過得不順心的女子紛紛吵著要和離,一時之間永鎮縣的夫妻們倒是紛紛擾擾鬧了一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