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小小很意外。
“你看,這麼多名貴的藥,爸爸擔心吃了之後,把身體慣嬌氣了,以後沒有這些藥頂著,身體就走下破。”
小小一想,似乎真的也有道理。而且,是藥三分毒,服用不當反而有害身體。回到家,她還特地上網查了一下:老年人補身的原則是:營養不足體弱者,以食補加強營養為主,適當的體育鍛煉為輔;因疾病需要康複,則以藥補為主,飲食營養為輔。
爸爸早些年得過心髒病,但一直沒有再複發,而且這麼多年過去,也恢複得很好了。媽媽更是身體一直不錯。所以,現在對他們來說,是食補重於藥補的。
她按照網上介紹的對老年人身體最好的一些食物,定期買回家裏,還下載了一些養生食譜,學會了經常做給他們吃。當然,也經常去徐朗家做給他媽媽吃。老太太逢人就誇兒媳婦對她好,誇她兒子有福氣。按徐美莎的話說:“我媽現在對你比對我都好!”
有一天,她對爸爸說:“爸,你最近精神不錯啊,是不是補得有效果了?”
爸爸笑眯眯的說:“有效果,當然有效果。”
媽媽接過話茬:“什麼補得有效果?小小啊,我和你爸最近精神是不錯,不過不是補的好。”
“那是什麼?”小小愣了。
“是心裏高興啊!我們的女兒知道惦記我們,又拿補藥又做好菜,你爸這些天一直和我說,女兒這樣孝順,我真想活到一百歲。”
小小笑了。她想起曾看到的一句話:“給老人進孝,不在乎花了多少錢,而是你用了多少心。”有的時候,心補比藥補和食補都重要。老人樂觀的情緒和對生命的積極渴望,是任何補品都取代不了的。
理財秘籍
最適合老人吃的食物及參考花費
喝粥〔參考花費:60元/月〕
從飲食習慣看長壽老人無一不喜歡喝粥。著名經濟學家馬寅初和夫人張桂君,夫妻雙雙都是百歲老人,兩人尤其喜歡喝粥。每天早晨,把50克燕麥片加入250克開水,衝泡兩分鍾即成粥。天天如此,從不間斷。
生活中,小米是老人的最佳補品。體弱有病的老人,更應該多喝小米粥。小米益五髒、厚腸胃、充津液、壯筋骨、長肌肉。清代有位名醫說:“小米最養人。熬米粥時的米油勝過人參湯。”
玉米當主食〔參考花費:60元/月〕
玉米是老人離不開的主食。美國醫學會做過普查,發現美國的土著居民印第安人沒有一個高血壓、沒一個動脈硬化,原來是吃老玉米吃的。醫學研究中發現老玉米裏含有大量的卵磷脂、亞油酸、穀物醇、維生素E,所以不容易發生高血壓和動脈硬化。
天天一斤奶〔參考花費:150元/月〕
喝奶是長壽老人的普遍習慣,尤其是居住在城市的壽星更是這樣。據說美國有2萬多名百歲壽星,其中80%為女性,她們的飲食習慣是普遍喝奶。百歲壽星貝寧,每天喝兩杯奶,有時喝的更多,所以她到百歲之時,仍沒有骨質疏鬆的跡象。
牛奶中賴氨酸含量較高,膽固醇含量低,碳水化合物全部為乳糖,在腸道中可以轉化為乳酸,有抑製腐敗菌生長的作用。牛奶含鈣很豐富,吸收率也很高,還含有較多的維生素A、D等,這些對老人來說是必要的、有益的。
牛奶經發酵後製成幹酪,吃幹酪可以預防齲齒。喝酸奶能降低膽固醇,所以常喝酸奶的人不易患心血管病,還能明目、固齒、防止細胞老化等。
紅薯〔參考花費:30元/月〕
吃紅薯是許多老人的一大喜好。醫學家研究,紅薯有五大功效:
1.和血補中,營養豐富。
2.寬腸通氣,促進排便。
3.益氣生津,增強免疫力。
4.含抗癌物質,能防癌抗癌。
5.抵抗衰老,防止動脈硬化。
醫學家說,紅薯含有大量黏蛋白,故能防治肝髒和腎髒結締組織萎縮,使人體免疫力增強。紅薯還具有消除活性氧的作用,避免了活性氧誘發癌症。又因紅薯中含鈣、鎂較多,所以能防治骨質疏鬆症。
豆腐〔參考花費:20元/月〕
老人普遍愛吃豆腐。他們說:“魚生火,肉生痰,白菜豆腐保平安。”豆腐主要成分是蛋白質和異黃酮。豆腐的功效具有益氣、補虛,降低血鉛濃度,保護肝髒,促使機體代謝的功效,常吃豆腐有利於健康和智力發育。老人常吃豆腐對於血管硬化、骨質疏鬆等症有良好的食療作用。
大白菜〔20元/每月〕
大白菜,平常菜,老年人,最喜愛。國畫大師齊白石先生有一幅大白菜圖,獨論白菜為“菜中之王”,並讚“百菜不如白菜”。
老人常說:“白菜吃半年,大夫享清閑。”大白菜含有礦物質、維生素、蛋白質、粗纖維、胡蘿卜素,還含有分解致癌物質亞硝胺糖酶。從藥用功效說,大白菜有養胃、利腸、解酒、利便、降脂、清熱、防癌等功效。
三、醫院不是無底洞
錢小小的生活
好景不長。就在父母身體都不錯的時候,發生了一起意外——爸爸受傷了。
那天早上,爸爸如往常一樣去樓下晨練,沒想到樓梯口不知道誰潑了點水凍成了冰,爸爸一不小心就滑倒了。他覺得左臂劇痛,知道不好,沒有亂動,隻是大聲喊媽媽的名字。幸虧家住二樓,媽媽聽到立刻跑出來,趕緊叫救護車送到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