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0章 孩子好才是真的好(4)(2 / 2)

玩了一會兒,有一個和陶陶年紀相仿的男孩子跑過來。當時陶陶正站在滑梯頂上準備往下滑,那個孩子卻直接跑到他身邊,一把將陶陶推開,陶陶沒站住,一屁股坐在地上,男孩子看也不看,自己滑了下去。

陶陶先是有點蒙,繼而可能覺得委屈,四下用眼光找到小小,哇的一聲哭出來。小小急忙跑上去抱起他,柔聲安慰。心裏很有些不高興,想知道這是誰家的孩子。張望一周,看到一個女人站在滑梯下麵,接著剛才的男孩子,一臉寵愛,一邊還誇獎他:“好孩子真有力氣,是不是今天中午吃得飽呀?”

怎麼可以這樣教育孩子?小小很生氣。但是那麼多人,她沒有發作。

這個孩子就這樣在孩子們之間無法無天,像個小霸王一樣橫衝直撞。很多家長都有怨言。終於有一個大聲質問那個女人:“你怎麼這麼帶孩子?不能管管嗎?”

女人居然很不高興地反擊道:“我願意怎麼管就怎麼管,關你什麼事?”

那個家長還想說什麼,被身邊的人拉住了,大家一氣之下,誰也不再理她,就任她自己帶著孩子在這裏玩。那個孩子一會兒說:“我要吃雪糕!”女人立刻就跑去買來。一會兒又看人家的玩具車漂亮,說:“我要開玩具車。”

女人說:“媽媽現在買不到呀,明天給你買好不好?”誰知孩子竟然哇哇大哭,躺在地上打滾,怎麼說都不肯起來。

錢小小忽然一身冷汗。

她終於明白徐朗的話是多麼多有道理了。如果她繼續對孩子有求必應,無限製、無原則地在他身上花錢,早晚有一天,陶陶也會變得像這個孩子一樣。那時候,他們後悔還來得及嗎?

理財秘籍

再富不能富孩子

再窮不能窮教育,再富不能富孩子,其實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如果過分縱容孩子的欲望,很可能養成孩子自私、自大的性格缺陷,不利於孩子的成長。

可是反之,過於理智地對待孩子的需求,垃圾食品一律不給吃,沒用的東西一律不給玩,也會讓孩子的童年缺少樂趣。

所以,給孩子花錢,不是越多越好,而是合適最好。把經濟大權交到孩子自己手中,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有的家長隨孩子的意願給錢,孩子拿到錢後或亂買東西,或大手大腳地請客,一點兒不知道節約,並因可支配的金錢過多而養成了許多壞習慣,對孩子成長尤為不利。

讓孩子掌握的幾個環節

1.使孩子了解“取財有道”,知道人們通過體力、腦力勞動獲得社會生存必須的金錢。在什麼條件下可以合理多賺錢等道理。

2.金錢是現實社會物質交換的中介,要教孩子學會買東西時怎麼花錢、買什麼東西應花多少錢以及各種物品的合理價格等。

3.計劃用錢,教育孩子知道有多少錢才能每月、每天花多少錢,憑實際需要而不是衝動購物。

4.其他理財方麵。使用遊戲、角色扮演、心理劇等方法對兒童進行理財教育,對大一些的中、小學生可采用語言教育,自行管理零用錢,家長適當指導,允許他們適當參與家庭的理財計劃進行理財教育。

不同年齡的段理財方式

小學:要用好零花錢。在給孩子零花錢時,最好不要直接給錢用,可以讓孩子幫助爸爸媽媽處理少許家務等進行獎勵。最好給孩子開立一個專門的賬戶,讓賬戶伴隨他成長。

初中:養成記賬習慣。家長可為孩子設計一個記賬本,在賬本上設立每天的吃飯、喝水、文具、車費等必須開支項目,監督孩子每天記賬。

高中:嚐試小額投資。讓孩子懂得怎樣進行資產搭配更能規避風險,比如,用於吃飯的錢用來存定期,經常要用的錢存活期,可以讓孩子了解定期存款和活期存款的區別。

大學:獨立掌管資金。可以引導他們如何合理地安排每月的生活開支;可以利用開展家教、勤工儉學、創業、獎學金等渠道獲得收入;可以利用合理的理財方案節省開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