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反冒進(3 / 3)

南寧會議召開時,周恩來在北京正忙於接待也門共和國太巴德爾。13日,他趕到南寧參加會議。**發言猛烈抨擊反冒進。16日上午.**還在會上拿著柯慶施的《乘風破浪,加速建設社會主義的新上海》一,說:恩來,你是總理,這篇章你寫不寫得出來?!上海有100萬無產階級,又是資產階級最集的地方,工業總產值占全國15,資本主義從上海產生,曆史最久,階級鬥爭最尖銳。這樣的地方才能產生這樣的章。**接連不斷地聲色俱厲地批評,使會議氣氛異常緊張,更使反對過冒進的人坐立不安。周恩來明白問題的嚴重性,他相忍為黨,顧全大局,息事寧人,對**的批評未作任何解釋和申辯,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了會議的氣氛。他在會上作了檢查。表示“這一反冒進的錯誤,我要負主要責任”,保護了同樣反對冒進的其他一些領導人。

2月旬,**提議在北京2月召開的**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之後,再到成都去開一次**央工作會議。同時,他對提出反冒進的領導人發出警告,以後隻能反右傾保守,不能反冒進。3月8日到26日,**央在成都召開有央有關部門領導人和西南、西北、東北地區各省、市委書記參加的央工作會議。會上,**又批評反冒進,說:冒進是“馬克思主義的”,反冒進則是“非馬克思主義的”。今後還要注意有人要反冒進。25日,周恩來再一次檢討反冒進“錯誤”。**聽後說:“關於反冒進的問題,我看以後不需要談很多了。在我們這樣的範圍,就是談也沒有好多人聽了。”這番話,意味著要周恩來在將要召開的**八大二次會議上進行檢討。

這種批評,從1957年11月的南寧會議,1958年2月的政治局擴大會議,一直到1958年3月的成都會議,一直繼續著。並且把問題混淆為政治路線問題。最後,大家都讚成**了,沒有爭論了。但是此後,周恩來遇事發表意見比較少了,他不可能再像過去那樣在經濟建設發揮主動、求實和創造性的作用了。

周恩來的內心非常苦悶。成都會議期間,他對秘書講,回到北京後,要起草一個他準備在“八大”二次會議上的發言稿。後來回到北京,就開始了這項工作。周恩來說,這個稿主要是做“檢討”,囚為“犯了反冒進的錯誤”。他已經同**當麵談過了,主要原因是思想跟不上**。這個“檢討”,周恩來說一旬,秘書記一句,他說得很慢,有時甚至五分鍾說不出一句話來。這反映了當時周恩來內心的矛盾,他找不出恰當的詞句來表達。在這個情況下,秘書向他建議說自己暫時離開他的辦公室,等他安靜地構思好以後再來記錄。這時已是深夜12點了。淩晨之時許,鄧穎超找到秘書說:怎麼周恩來獨自坐在辦公室發呆?她同秘書到了周恩來的辦公室。周恩來繼續口授,完成這個記錄稿。在同秘書談話時,周恩來流下了眼淚。後來,周恩來又逐字逐句地親白修改,補充了幾段,才打印出來,送政治局常委和書記處傳閱。秘書看到,周恩來在起草這個發言稿的十多天內,兩鬢的白發增添了。這個稿退回來時,政治局常委和書記處提的意見,把“檢討”部分的一些話刪掉了,有些話改得分量比較輕了。

5月,在**“八大”二次會議上,周恩來圍繞支持“大躍進”這個核心問題進行檢討。這個8000餘字的檢討發言稿,作為大會材料印發給了到會代表。

作為人民政府的總理,周恩來覺得應當向人民負責。而在他被認為是錯誤的,不能貫徹自己的正確主張的時候,他就考慮自己繼續擔任國務院總理是否適當了。1958年6月9日的**央政治局黨委會議,是決定周恩來去就問題的。周恩來在會上提出了這個問題。出席會議的,有**、**、朱德、陳雲、**、鄧小平、彭真,彭德懷、賀龍、羅榮桓、陳毅、**、陳伯達、劍英、黃克誠。會議挽留周恩來繼續擔任總理。會後,鄧小平擬了個會議記錄,寫道:會議認為周恩來“應該繼續擔任現任的工作,沒有必要加以改變”。並把這個記錄報送了**。這樣,周恩來仍然擔任國務院總理不變。

批反冒進的“錯誤”,批掉了一個按照**“八大”製定的一條實事求是的既積極又穩妥可靠的正確的經濟建設路線。造成“大躍進”的重大失誤,使得我國經濟建設遭受重大挫折。後來,**在發覺了“大躍進”造成失誤後,在1960年6月作了一個《十年總結》的講話。在這個講話,他說:“管農業的同誌,和管工業的同誌、管商業的同誌,在這一段時間內,思想方法有一些不對頭,忘記了實事求是的原則,有一些片麵思想(形而上學思想)。”“1956年周恩來同誌的第二個五年計劃,大部分指標,如鋼等,替我們留了三年餘地,多麼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