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1 / 2)

“推恩策”頒布數年,多數諸侯王遵旨執行,惟有淮南王劉安、衡山王劉賜我行我素,置若罔聞。他倆非常清楚所謂“推恩”的用心,不僅不予執行,反而串通一氣,決意謀反,企圖奪取武帝的江山。劉安和劉賜是一對嫡胞兄弟,已故淮南王劉長的兒子,若論輩分,武帝應稱他倆為叔父。劉長是漢高祖劉邦最小的兒子,劉邦在位時即封為淮南王。漢文帝時,劉長曾親手殺死高後呂雉的情夫審食其,名重一時。後來,他蓄意謀反,未果『自殺』。於是,漢文帝將淮南故地一分為三,分封給劉長的三個兒子:劉安為淮南王,劉勃為衡山王,劉賜為廬江王。劉勃死後,劉賜徙為衡山王。劉安是個聰明好學的人,喜愛讀書鼓琴,對於行圍『射』獵、遊山玩水等事不感興趣。他對“黃老之學”素有研究,亦善籠絡民心,門下食客,趨附者至數千人,內有蘇飛、李尚、左吳、田由、雷被、伍被、『毛』被、晉昌八人,最號有才,合稱“淮南八公”。他和他,作有內書二十一篇,外書三十三篇,這就是古今相傳的《淮南子》,其中保存了不少自然科學史料。中國人愛吃的副食豆腐,就是劉安和他的門客發明的。

劉安還是一位造詣很深的文學家,作有《離『騷』傳》《頌德》《長安都國頌》等,文辭相當華美。因此,武帝很是敬重這位叔父,每次給劉安寫信,總要字斟句酌,寫完之後,還要讓司馬相如等潤『色』一番,方才謄清送出,以免出現錯誤,惹人譏笑。劉安本可以安安穩穩地在淮南當一個文學家或科學家的。然而,他有兩大『毛』病:一是『迷』信方士,二是懷有野心。他在王宮裏收羅了許多方術之士,有講求仙的,有講煉丹的,有講點金的,有講星相和占卜的,五花八門,應有盡有。武帝即位之初,劉安曾經到過長安。負責迎接的田蚡巴結這位王爺,詭秘地說:“大王乃高祖皇帝嫡孫,德高望重。當今皇上無子,萬一駕崩,這皇位嘛,自然非大王莫屬。”從那一刻起,劉安便產生了非分之想,向往著能當皇帝。建元六年,天上出現彗星。方士們趁機蠱『惑』說:“景皇帝時,吳楚七國之『亂』,天上就曾出現彗星,星尾長僅數尺,結果卻是流血千裏,屍橫遍野。這次彗星,星尾橫貫天宇,預示著天下又要起大戰『亂』了,大王應當預作準備。”劉安素來『迷』信,相信這是真的。他算計著武帝沒有兒子,如果一旦暴死,空缺的皇位必然引起各國諸侯的爭奪,那時誰能當上皇帝,就全靠實力說話了。他聯想到自己的父親劉長謀反不成、被迫『自殺』的往事,更加激起滿腔仇恨。於是,秘密下令,招募士兵,打造軍械,籌集金錢和糧草,隨時準備造反起事。元朔年間,武帝發動攻伐匈奴的戰爭,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勝利,威望空前提高,深受國人擁戴。劉安不願意看到更不願意承認這一事實,依然做著奪取皇位的美夢。

為此,他特將女兒劉陵派到長安,打探各個方麵的消息。劉陵利用皇室宗女的身份,自由出入宮禁,秘密遊說政要,還用金錢收買武帝身邊的人。中大夫莊助當年出使南越,途經淮南,私下會見過劉安,二人談得十分投機。劉陵找到莊助,莊助樂於提供一些朝廷機密。劉陵還與岸頭侯張次公、議郎鄂但通『奸』,憑借『色』相,刺探重要情報。劉安除了女兒劉陵外,還有兩個兒子:劉不害和劉遷。劉不害為長子,卻是庶出;劉遷為次子,因是王後蓼荼所生,故被立為太子。蓼荼、劉遷都是厲害角『色』,惟恐天下不『亂』,這更促使劉安堅定了謀反的決心。世界上沒有不透風的牆。漸漸的,劉安及其家人的密謀泄『露』了。“淮南八公”之一雷被,因與劉遷發生衝突,跑到長安,揭發了劉安父子的罪行。劉不害的兒子劉建,因祖父不願“推恩”和父親受到歧視而懷恨,也派人上書,揭發了劉安、蓼荼、劉陵、劉遷的謀反活動。武帝召集群臣議事。群臣義憤填膺,紛紛請求處死劉安。武帝搖頭,表示反對,說:“不用急嘛!”“那麼,起碼也要廢掉他的王位。”武帝還是搖頭,不予同意。“那麼,就暫保留王位,可以先削掉他五個縣的封邑,以示警告。”“五個縣太多了。劉安畢竟是朕的叔父,那就削掉兩個縣吧!”大臣們對武帝的寬宏大度困『惑』不解,無不憂心忡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