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櫟山上的匪徒被剿,已有二十來日,李言樂的生活恢複到了先前的平靜和忙碌。她去郊外的破廟裏找過小乞丐幾次,卻從未見到他,仿佛被困那幾日不過是一場夢。而吳娘子偶爾遣來打探消息的人又會提醒她,那一切都是真實發生過的。
臨近立夏,吳叔一直念叨著要給大夥做他的秘製五色飯,因此,李言樂想到可在立夏當日推出與鋪子往日賣的不一樣的吃食,且隻賣這一日,顧客們若覺著味道好,隻能待到來年。
於是今日吳叔起了個大早,除了準備鋪子裏日常售賣的糖水,還備了綠豆、黃豆、糯米等食料要做染甜居的立夏特供——五色飯。
吳叔這五色飯除了尋常用到的穀糧,還加了筍丁、臘肉等食材。此外,吳叔還在鍋底抹了豬油,再將各類食材倒入大鍋裏燜,燜熟後,上麵的飯軟軟糯糯,底下的飯焦焦脆脆,別有風味。李言樂和周冉還為蜜餞鋪蒸了一桶甜味的糯米飯,飯中摻了蜜餞,表麵鋪了各色花瓣,好看又好吃。
染甜居一掛出“今日特供”的牌子,便吸引了一批嚐鮮的顧客,許是第一批顧客反饋不錯,不多時,又陸續來了好些人。未至午時,染甜居的貨品就售罄了,周冉給鋪子裏的每人都包了一份秘製五色飯,並給他們放了假,她自己則提了裝有另外幾份五色飯的籃子,準備去蜜餞鋪。
回想染甜居初開張那會,眾人從早忙到晚,隻要有顧客便會接待,萬沒有如此早就歇息的。後來鋪子的名氣打響,周李二人尋思著她們這染甜居走的是精而少的路子,就定了規矩,除了個別節日,每款糖水每日限量供應。因此,每逢佳節,別的鋪子忙得不可開交,染甜居的夥計卻能歇上一歇。若有不想歇息的夥計,可去蜜餞鋪幫忙,還能有額外的工錢。這樣一來,因為節日而過於忙碌的蜜餞鋪夥計也能喘口氣。
“言樂,我去蜜餞鋪了,這五色飯我給你裝籃子裏放裏頭的桌上,你一會別忘了帶給楊先生。”
周冉提著裝有五色飯的竹籃,同正在收拾碗罐的李言樂說完話便要離開。小燦見狀,忙將手中的抹布塞到了王滿手裏,幾步就跨到了周冉身旁“冉姐,我跟你一道去蜜餞鋪。”
“我說小燦,歇一歇罷,是我給的工錢不夠嗎?自從我們限量供應以來,你每次歇息都要去蜜餞鋪幫忙。”
“你不也從沒休息過,況且錢嘛,多多益善。”小燦說著便十分順手地去拿周冉胳膊上挎著的竹籃。
昨日彩玉來染甜居時提到近來城中流行可食用的香粉,難得吳叔有興趣想去售賣此種香粉的鋪子瞧瞧,王滿和彩玉便興致勃勃地說要一同去,三人約定今日忙完手頭的活在鋪子裏碰麵。巧合的是,昨日楊先生也來了甜水鋪,邀請李言樂今日去看鬥茶。於是,將鋪子收拾妥當後,卻還未見來人的李言樂、吳叔還有王滿三人閑聊了起來。
“吳叔,你說小燦哥總是這麼積極地去蜜餞鋪幫忙,真是為了工錢嗎?”
聽王滿這麼問,吳叔和李言樂都有些驚訝,王滿這小夥子瞧著直愣愣的,竟看出了小燦的心思。李言樂同吳叔一對視,而後看向小滿道“你也發現了?”
“人之常情,我要是小燦哥,也是要努力幹活來報恩的。我看得出,小燦哥將冉姐的恩情看得十分重,不然也不會整日圍著冉姐,忙這忙那。”
報恩?原來他們想的不是同一件事。不過說起來,關於周冉和小燦的相識,李言樂隻知道周冉為當時逃荒來渭城的小燦提供了一處遮風擋雨之地,其他便不知了。
“吳叔,我記得冉姐提過,她剛來渭城那會便認識了你,而小燦是她來渭城第二年認識的。他們如何相識,你應該知曉一些吧。”李言樂倒是難得問起了他人的事情。
“是啊吳叔,給我們說說唄。”王滿也附和。
“行,就給你們說說你們冉姐和小燦哥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