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始,韓教授的女兒還飛紅了臉,但經過韓教授多次的暗示和引導,她的女兒漸漸將自己的心思回收到學習上,和那個男生的相處也趨於正常,在以後的日子並沒有跨越友誼的界線。
“你是說……小煦的事情我沒有必要去管那麼多?”我講完之後,姐姐還是有些遲疑地問。
“完全沒有必要,你要不信,咱們就試試看。”
後來,我抽了個時間,陪姐姐一起和小煦談了關於她收到情書的事情,小煦的反應在我意料當中。
“文筆有待提高,那麼空洞的東西怎麼能打動我呀?老媽,舅舅,你們也太小看我了。”小煦大大咧咧地說,“我自己知道我該做什麼事,你們就別操心了。”
青春期的異性關係是一個最容易被忽視,最容易被誤解,又最容易出問題的問題。大多數家長有意無意地忽視青春期異性關係。他們忽視這個問題,並不是因為它微不足道,而是因為他們覺得這是一個不應該討論,至少不應該過早地討論的問題。當意識到自己的孩子已經情竇初開時,很多家長隻是在心裏暗暗著急,或者旁敲側擊地勸阻,或者不由分說地威嚇怒嚇,其實,這些都不是正確的方法。
女孩的這種對異性的愛慕心理是青春期女孩最容易出現的現象,青春是多夢的年齡,青春期的愛慕心理是一種美好的情感,家長不必對此大驚小怪,而應該明白,青春期是人生的最美好的時期,異性之間有著強烈的吸引力。異性間交往對於青春期學生的身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男女同學之間交往的好處至少可以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麵:
首先,智力方麵。男、女生在智力類型上是有差異的。男女生經常在一起互相學習、互相影響,就可以取長補短,差異互補,提高自己的智力活動水平和學習效率。
其次,情感方麵。人際交往間的情感是豐富而微妙的,在異性交往中獲得的情感交流和感受,往往是在同性朋友身上尋不到的。這是因為兩性在情感特點上是有差異的,女生的情感比較細膩溫和,富於同情心,情感中富有使人寧靜的力量。這樣,男生的苦惱、挫折感可以在女生平和的心緒與同情的目光中找到安慰;而男生情感外露、粗擴、熱烈而有力,可以消除女生的愁苦與疑惑。
最後,如果僅僅與同性交往,女孩的心理發展就會變的狹隘,遠不如既與同性又與異性交往更能豐富女孩的個性。多項的人際交往,可以使差異較大的個性相互滲透,個性互補,使性格更為豁達開朗,情感體驗更為豐富,意誌也更為堅強。
健康的兩性交往對女孩的成長有諸多的好處,家長需要做的是如何讓女兒把握好與異性交往的方法和尺度,防止“過”與“不及”。
首先要端正態度,培養健康的交往意識,淡化對對方性別的意識。思無邪,交往自然就會落落大方。
其次,要廣泛交往,避免個別接觸,交往程度宜淺不宜深,廣泛接觸,利於我們認識,了解更多的異性,對異性有一個基本的把握,並學會辨別異性。有的人外表看上去像個迷人的小帥哥,但交往中會發現他華而不實,有的人學習成績頂呱呱,卻恃才傲物、頤指氣使。如果隻進行有限的小範圍個別交往,難免會“隻見樹木,不見森林”,對異性的了解不但有限,可能還失之偏頗。所以,利用每一次集體活動的機會,有意識地在更廣闊的人際範圍內進行交往,是我們十分需要的。
再次,交往關係要疏而不遠,若即若離,把握兩人交往的心理距離,排斥讓彼此感到過於親密和引起心緒波動的接觸。如果我們在交往中發現對方的苗頭不對,要調整自己的態度,使交往回複到波瀾不驚、心靜如水的狀態。
最後,女孩在於異性的交往方式上要公開。校內也好,校外也好,與異性同學交往應公開進行,不要單獨約會,不與異性同學單獨相處太長時間。
要知道,初中生所謂的談戀愛大都不明白其中真正的意義,更沒經過三思而行,很多孩子是模擬電影或電視中的情節,或者受其影響,還有的孩子是出於對異性的好感跟友情,這裏邊絕少有性的含意。
當然,家長也不要對孩子的這種事件熟視無睹,應非常主動地勸導孩子,家長不用直接責備這事多麼不應當,多麼不道德,如此可恥。你想,青春期的女孩正值豆蔻年華,有男孩喜歡是很正常的。最重要的是讓孩子學會怎麼去對待收到的情書。
正如每個人都有自己必須要最先做的事情一樣,戰士保衛好祖國,工人做好工,老師教好學生,醫生看好病……學生的任務就是學習,這是首要的第一位的必須做的。初中時期就是積累,為自己將來學業逐步定向的關鍵時刻積累,很多事實證明,中學生談戀愛後,心情往往被對方牽製,學習沒有不分心的,成績沒有不下降的。當女孩子收到男孩子的情書時,應該教會女孩果斷地拒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