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 把握未來的鑰匙在哪裏:解讀初中女孩的內心世界(1)(3 / 3)

作為家長,當女孩自卑時,如何讓女孩擺脫自卑這個小魔怪呢?

1.讓女孩經常做些她擅長的事

家長應該多讓孩子做感到快樂的事,以增強信心,或唱歌,或打球,或手工……信心增強後,再去做那些不擅長的。這時,困難更容易克服,這樣她會找到自信,逐步消除自卑心理。

2.教女孩用樂觀態度麵對現實

麵對挫折和失敗,惟有樂觀積極的心態,才是正確的選擇。這個道理很簡單,每個人都懂,但是真正要實施起來卻不是那麼容易。在這一點上,家長們要做好長時期引導女孩逐步消除自卑心理,樂觀麵對未來的準備。

3.多稱讚孩子

家長經常稱讚女孩,讚美她的優點,就會給女孩形成一種自己很棒的潛意識。慢慢的,她就會克服自卑。這種道理每個家長從自己的角度想一想就會明白,假如你的領導和上司一貫對你的工作吹毛求疵,你做何感想。

4.讓女孩多交積極樂觀的朋友

朋友之間的情緒是可以互相感染的,家長應引導女孩多交些性格樂觀的朋友,多和他們出去玩耍,做一些有意義的事。這樣女孩受到朋友的感染,就會逐漸克服自卑的情緒。

5.幫助她在各種環境下學會微笑

大部分人都知道笑能給人自信,它是醫治信心不足的良藥。但是仍有許多人不相信這一套,因為在他們恐懼時,從不試著笑一下。真正的笑不但能治愈自己的不良情緒,還能馬上化解別人的敵對情緒。如果你真誠地向一個人展顏微笑,他就會對你產生好感,這種好感足以使你充滿自信。正如一首詩所說:“微笑是疲倦者的休息,沮喪者的白天,悲傷者的陽光,大自然的最佳營養。

幫助女孩擺脫自卑的過程,即尋求自信的過程,一直往這個方向努力,那小魔怪自會節節敗退,自卑的陰影將離女孩越來越遠。

三、冷漠——初中女孩的“集體症”

冷漠有錯嗎?當然!很多時候我們的過錯並不在於我們做了什麼錯事,而是我們什麼都沒有做。當我們的心靈變得冷漠時,這個世界也就失去了愛的力量。

我的一個朋友,在一所中學裏擔任班主任,一次聚會,他深有感觸地和我聊起一件事情,而我聽完了他講的故事之後,心裏百般不是滋味。

一次,朋友班上有一個學生因病動了手術,需要在醫院待上兩個月的時間。為了培養學生們的愛心,朋友決定拿出自己大半個月的工資,再用一點班費,買些禮物,讓幾個同學代表他去醫院看望這位生病的學生,因為他覺得自己有責任教育學生不能事不關己,冷漠處事。

放學前,朋友特意到教室外邊等著,待最後一節課結束的鈴聲響後,班裏同學們在收拾書包時,朋友上台向大家宣布了這件事情。

朋友說,本來他以為這件事情會得到同學們的大力支持,並且會有很多同學爭著要去醫院看望這個生病的學生。

然而,同學們的反應卻讓朋友感到很不可思議和寒心。就在他宣布完這個消息後,全班的同學都沉寂了。然後紛紛開始述說自己的難處。

這個說:“老師,我媽媽讓我回去給她看店。”那個說:“老師,我今天有個活動。”更有同學幹脆地說:“XX同學和我又不熟,他生病跟我有什麼相幹,我病的時候怎麼沒有人理呢?”

朋友當時很無奈,因為他也不可能以師長的權威來壓製學生,最後倒是幾個班幹部商量了一下,接下了這個活。但後來班長私下和朋友說的話更讓他感到失望。

班長說:“說實話,老師,當時我們是看你麵上才去醫院,不然我還真不想去呢。”

“你說,這樣的小孩長大了怎麼得了?人心不古啊!”朋友說到這裏的時候,感歎道。

我也點頭認同,因為接觸了許多中學生,我知道目前中學生較為普遍存在著一種心理冷漠化的現象。

“在學校,課間十分鍾最短暫;回到家,廁所裏最溫暖。”

“爸媽問話不耐煩,隻願獨居小房間。”

“網上聊天好愜意,身旁難得一知己!”

諸如此類的校園民謠反映了學生的內心世界。

不少家長也時常向我抱怨說:“小時候,孩子還算聽話,可是,自從上初中以後,越來越不聽話了。回到家裏,對我們愛理不理,經常把我們的話當耳邊風,即便是自己做錯了事情也不讓我們說,如果批評兩句,孩子還會發脾氣。”

冷漠是現在初中生的集體症,之所以如此,原因是多方麵的。

冷漠會使人缺乏必要的公德心、責任感、使命感,對弘揚社會正氣的事情隻說不做甚至反唇相譏,對違背道德或法律的事情和人淡然視之(除與自己切身利益相關的少部分事情以外),對與自己無關的人不理不睬等等,這似乎成了一種流行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