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在我料想當中,當小美在桌前坐定,期期艾艾地開口時,我知道我又一次“蒙”對了。
小美告訴我說,她在進入初二後,悄悄地喜歡打扮自己,開始喜歡一些色彩鮮豔的衣服。但這個夏天來臨的時候,她穿上最喜歡的這件碎花長裙,卻一點也找不到“飄飄然”的感覺,原因就在於她那不到160公分卻70公斤的身材。她在穿衣鏡前照著自己的樣子都想哭,覺得自己穿得再漂亮,也好看不到哪兒去。步子邁不開,裙擺展不開,硬是現不出爽潔飄搖的韻味來。這還不是最重要的,關鍵是,她一出現在大庭廣眾之前就渾身發僵,一開口就臉紅心跳。初中生活的第一天,每人上台自我介紹,小美往講台跨去的每一步,都受罪極了,每人都看著她的感覺讓她害怕。
“人家看我的目光,一定像看稀有動物。”小美苦著臉說。從此,她走路縮著身子,說話支支吾吾,被人看上一眼,就以為人家在嫌她醜。受這種自情緒的影響,使自己學習也缺乏激情,整天生活在自怨自艾中。
小美的心理問題不是很嚴重,在我看來,要解除她的自卑,其實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減肥。
“小美,其實以我的眼光看,你的五官長得非常的勻稱,如果你能有毅力減掉三分之一的體重,你一定是一個非常吸引人的小姑娘!”我對小美這樣說。
“真的嗎?”小美的眼睛裏閃過一道光華。
“你看啊,在你的心裏是不是特別希望自己很漂亮,很有氣質,然後功課又好,人人都喜歡你?”我繼續開導。
“是的!”
“可是你現在的形象和你心目中的自己有著差距,那麼你是不是可以試著努力讓這兩個形象盡可能的重合?”
小美聽完話的樣子顯示出,她在認真考慮我說的話。
“我不要求你做到百分百的重合,但是,我希望以後每一次給你做心理谘詢的時候你都能有一點變化?能做到嗎?”
在以後的日子,小美按照我給她製定的目標前進著,她做完心理谘詢以後我們有快一年沒有見麵。有一天,我從商場出來,一個熟悉的聲音在我耳邊響起。
“胡老師,好久不見!”我回過頭,眼前出現一個麵容娟秀,氣質清雅的女孩。
“小美!”那一刻我很驚訝,心裏十分的高興,小美她果然做到了。
我請小美到冷飲店喝了飲料,小美把她這一年的生活細細地向我敘述了一遍——做完心理谘詢後,她的心情平複了很多,那個時候她就開始著手減肥,同時也丟掉了自暴自棄的情緒,努力學習,閱讀很多課外書籍,積極參加學校的活動。雖然減肥和學業同時壓肩很辛苦,但她堅持下來了。慢慢的,她的體重持續下降,人開始變得漂亮,成績也漸漸提升,現在的她已經完全走出了心理的陰影,成為一個健康、自信、快樂的初三女生。
很多小女孩都特別希望自己長大,看著鏡子中的自己,常常幻想著自己長大後能有白雪公主的美貌,幻想著自己高挑的身材能穿起媽媽的漂亮衣服和漂亮的高跟鞋。可是,當許多女孩進入青春期時,才發現自己並沒有白雪公主的美貌,也沒有灰姑娘的水晶高跟鞋,才發現自己隻不過是人群中很普通的一個女孩罷了。
像小美這樣,有自卑感的女孩並不少。據權威調查結果顯示,青春期的女孩中,65%的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自卑非常嚴重地影響女孩的生活質量和前途命運。而這是一種消極的自我評價或自我意識,自卑感是個體對自己能力和品質評價偏低的一種消極情感。自卑感的產生,往往並非認識上的不同,而是感覺上的差異。其根源就是人們不喜歡用現實的標準或尺度來衡量自己,而相信或假定自己應該達到某種標準或尺度。
讓我們聽聽自卑女孩的心裏話:
“我這個人太笨了,老師講過幾遍的題目都不會,但我又不甘心。我的脾氣因此變得很暴躁,常和同學吵架,我幾乎沒有朋友,每次上體育課時,同學們總是一堆一堆地自由活動,而我則獨自一人傻傻地看著她們,我很孤獨。”
“從很小的時候起,我打骨頭裏就有一種與生俱來的自卑感——總覺得自己不如人,做事總是畏畏縮縮,說話總是躲躲閃閃。我特別害怕別人取笑。取笑對我來說,就是嘲笑,挖苦,貶低,傷害。”
一個身材偏胖的女孩在自己的日記中寫了一首詩——《如果我能再瘦十斤》:
如果我能再瘦十斤,我就能自信地做一切事。
如果我能再瘦十斤,我就能揚著頭走路。
如果我能再瘦十斤,我就可以穿上最喜歡的衣服。
如果我能再瘦十斤,我就可以和男生去打球
……
不知道這位自卑的女孩能否想到,自己的一切難道就受製於偏胖的身材嗎?自己的想法不正應了一個成語——作繭自縛嗎?
實際上,一個人無論多優秀,也會有不如別人的地方,比如長於語言的,數理不怎麼樣;長於數理的,對音樂一竅不通;長於音樂的,字寫得一塌糊塗;寫字漂亮的,體育老不達標;體育出眾的,玩電腦笨手笨腳;玩電腦機靈的,口頭表達卻成問題……
很多女孩理想中的自己都是完美的,可是現實中沒有完美的人,而自卑的女孩偏偏又喜歡注目於自己的弱點,而常常忽視自己的優點,並慣於用貶低的眼光來看自己。要知道每一種形象都能有正反兩麵的評價,胖可以說豐滿,可以說肥胖;瘦可以說苗條,可以說幹癟;高可以說挺拔,可以說傻大個兒;矮可以說小巧玲瓏,可以說矮冬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