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問:“那他們的眼神呢,那些旁觀者的眼神,難道沒有深深刺痛你的心嗎?”
刺痛我心的並不是他們的眼神,而是我感覺他們眼神所表達的意思。我感覺!我感覺他們表達的意思而不是他們真正表達的意思,也有可能並不是他們真正想的意思。那都是我的主觀臆斷。我為什麼要因為一個虛擬幻想的東西而改變我自己的決策。就算是真的,我為什麼要讓他人的看法來幹擾我的人生。
可是道理我都懂,偏偏做決策的時候,我還是會被自己所謂的自尊心左右。明明我腦子裏麵都已經將決策分為上策中策下策了,明明隻要道個歉,很多問題都會隨之解決。可偏偏拉不下臉啊。比如今天這個小問題,一拖再拖,最後別人認為我沒有感受到他們的情緒,我沒有意識到自己的錯誤,於是他們更加生氣,除了導致我更加生氣,如此惡性循環下來,問題變得更嚴重了。
說來有去,有時人們真正生氣的不是對方的行為,而是對方沒有給出道歉。正是因為每個人都尋求公理公正,才會因犯錯者沒有道歉而憤怒。對於犯錯者來說,對方也沒有表現出不滿,應該不用道歉吧。而對方會不會在想,哎,我不該為這件事困擾太久的,或許對於他來說這根本無需道歉。可是他們的互動和溝通都不能像從前那樣順暢了。
它告訴我,我跑題了。我現在該反思的是究竟該不該泄露情緒?我告訴它適當的表達情緒有益於身體健康主要是表達的方式,而這個我們該學習,另外大道理我們大家都懂,可是可是為什麼做決策的時候不能做個明白人呢?
它摘下我蒙在眼前的白布,也可能是我自己摘下來的。我突然說出了一段中才可能有的情節。“如果服從的目的是為了力量,而得到以後我們依舊在繼續服從,那得到力量的意義在哪裏?”
同樣如果我們表現的要強,好勝,不肯認錯,不肯服軟,是為了強大,而強大的意義,是為了有更多的人追隨我們,有更好的社交關係,更加成功而,成功以後我們要表現的更加要強,更加自傲。總覺得這是一種悖論,很明顯有邏輯上的誤差。可是似乎我們學到的每一節課不斷的重複這一個錯誤的理論,至少現在潛移默化給我的感覺就是這是一個主觀的想法,非常的主觀。
它深深的望著我,重複了一遍我的想法,然後問我,“你覺得錯了嗎?”當它問出這個問題的時候,我知道在潛意識裏我至少已經認識到我有這個問題了。
或許適當的示弱,反而能更加輕鬆的達到目的。放下那所謂的自尊心或許能有更多的朋友。有時候輸就是贏,贏就是輸啊。
曾經我一直知道這個道理,但是我從來沒有想過我的行為中會有這個錯誤。畢竟我可知道這道理啊,知道道理怎麼還會犯錯呢?我一直認為這種事情隻可能發生在別人身上。這是多麼高傲的一種行為。
它告訴我這很正常。至少我現在在思考了,這值得表揚。至少我沒有在逃避,沒有在覺得理所當然,而是真真正正的麵對自己,這樣很好。
我感謝了它,我開玩笑的說道:“我還以為這次我該來討伐你。”畢竟你是我的心魔,但最後這一段我沒有告訴它,不過我知道它已經感受到了。
它真的是我的心魔嗎?還是隻是我內心世界的一個反射。這一切都不過是我自己的主觀想法。此時我與他的對話基於的這個世界的世界觀,不正是我自己的三觀嗎?
我不清楚這一大段對話有沒有任何邏輯可言,但是感受上的反饋是真的。我似乎知道了什麼,但是我無法用文字描寫,那當我嚐試用文字描寫這一切的時候,他們似乎就和我內心的那種感覺,那種想法有插池。不知道為什麼,我寫了好幾遍,都無法表達出我當時那一刻感受到的東西。最後我選擇將第一遍寫的原封不動的放在這裏,不去更改任何一個字眼,因為我覺得再改下去就不是我真實感受的過程了。
總之我不知道該說些什麼。這聽起來似乎有些天方夜譚,可事實就是我也不知道我知道了什麼?理解了什麼?想表達什麼?但這一刻,我從未感覺有如此清醒,不再思考未來,不再擔憂過去,而是真真實實的活在當下。我看現實生活中的場景,似乎有些不一樣了。明明還在我自己的房間中,明明一切都如常,但有什麼似乎悄然變化了,這種感覺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