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歸來(3 / 3)

有人竊竊私語:“二皇子是不忍見到英王妃嗎?”

“英王妃因身體緣故,甚少出席冬春之時的宴會,今日也未出席。”說話者是一位錦衣青年,看穿著打扮是高官子弟。

“唉這兩人是,相見爭如不見呐!”有人搖頭感歎道。

“可二殿下不去宮宴便罷,為啥要去青樓呢?”一名小少年發問。

“這你小子就不懂了!”一壯漢哈哈大笑,“你去邊疆呆個一兩年,一回京當然先去溫柔鄉了啊……你瞧那些征南的將士們,接下來幾天都呆在哪兒!”

小少年的臉漲紅。

說書人搖搖折扇,對這少年道:“你年歲尚小,可能不知道——早年二皇子在京的時候,有風流之名,他與王家十一郎一道流連秦樓楚館,常常即興填詞,交給歌伎們演唱。

“在平康坊流行至今的《剪朝霞》、《畫屏春》等等,都出自他二人之手。小郎君,等你家大人允許你去平康坊了,你就能聽到了。”

平康坊是秦樓聚集地,多藝伎,她們靚妝笑顏,善解人意,曲樂歌舞,蕩漾來客的心神。

秦樓裏布置風雅,焚香掛畫,鮮花為飾,消費也是不低,於是久而久之,成了士大夫們期朋約友會聚之處。

“要聽二殿下寫的歌詞,何必去平康坊,京城賣花女唱的歌,就是二殿下寫的啊,我每天早上走去打鐵鋪的路上,都能聽到哩。”壯漢道。

“是極。哼,我們這位殿下可是出了名的憐香惜玉。”錦衣青年表情頗有些不屑,“名妓燕雙雙便是憑借他填的那首《雙雙燕》聞名。”

眾男子都看著這位錦衣郎君,想聽他多說些什麼。名妓,他們這些平民連麵都見不到。

說書人訕訕笑著,沒有應和。有些人敢公開點評皇子私事,但他可不敢。

“憐香惜玉”,這對於當年的儲君來說,是個不算壞但也絕不算好的名聲。

有人插嘴道:“聽說當年,蘇女郎和二殿下的唯一一次爭吵,就是為了名妓……”

這人也是道聽途說,支支吾吾說不出當事人人名。

“顧薇。”錦衣青年接道。

“啊……”有一部分人點點頭,也有一部分人懵然,比如那位打鐵壯漢。

“十二樓的,顧薇。”說書人解釋道。

“十二樓”,此名一出,在場男子明顯多了興味。在古之神話中,“天上白玉京,十二樓五城”。而京城這座秦樓敢叫“十二樓”,自然是因為它確實如仙境一般。

即使在京城這般繁華的地方,十二樓也是銷金窩中的頂級,銷魂鄉中的翹楚,非達官顯貴以及巨富消費不起。普通人隻能從他人的轉述中,窺見這片旖旎鄉。

“清歌繞梁舞春風,玉女明妝十二樓。”

說書人搖搖折扇,繼續講述著:“十二樓的美人色藝雙絕,各有千秋,而顧薇姑娘,便是她們中的佼佼者。”

“咳,顧薇算不上絕美。”錦衣青年的話引來眾人的側目。

說書人微笑著搖搖頭:“美人在骨不在皮,在於姿態而不在妝飾。十二樓的美人中,顧薇姑娘獨占一個‘韻’字。

“‘清肌瑩骨能香玉,蘭質蕙心解語花。’

“二殿下的眼光,會有錯嗎?”

眾人恍然大悟狀。

繼而馬上有人發問:“那今日二皇子去十二樓,是去找顧薇姑娘了?”

說書人喝了口茶,才道“你們猜”,接著,懶洋洋地朝簾幕後走去。

“你這老兒!”眾人拍桌子笑罵。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筆趣閣手機版閱讀網址:m..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