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章 答應相看(2 / 2)

不過小幺嫁人後,少見麵了。

她笑著收了籃子:“虧得小幺還記著我。不過今天可不成,手裏應承別人的活計還沒弄完呢,暫時走不開。”

“吃個飯的功夫都沒?”陳何氏往裏瞅了眼地上亂糟糟堆著的竹子木屑,心裏也大概有了數,這孩子趕起活來也是個不知饑飽的主,比她娘還瘋。

遂又擺擺手:“算了,你要忙呢,我也不添亂了。不過這屋子得空可得收拾收拾,不然住著多糟心。”

陳何氏是個愛幹淨的,安元少時還會連帶安家一塊收拾了。後來安元漸大,也不好意思再麻煩她,也學著自己打理。

安元笑了笑,解釋道:“這不是忙著沒時間收拾,就先湊合著唄。”

“湊合湊合,又過幾年。”陳何氏搖頭,“要是有人照顧你,也就不用湊合了,安心忙活你的,可不踏實。”

陳何氏是知道安元救了個郎君的事:“叔前頭還當你緣份到了,替你開心。不過現在也不晚,我認識好幾個拉線保媒的,聽說近期尋媒的郎君不少,你要是同意,叔還能幫你把把關。這十裏八鄉總有合適的。”

往日安元不當回事,今日一聽確實覺著這麼回事。

村裏同齡的基本都成家了。

她難得附和:“確實是,我是想著忙過這陣,再打算的。”

陳何氏還想念叨,一聽她這話,樂了:“你這丫頭,可算是開竅了。成啊,叔先去給你探探路。”

“麻煩叔了,不過我這幾日還沒空,也不著急忙活。”安元連忙補充道。

陳何氏心裏有數,應道:“曉得了,先忙你的,我回去了。”

“好。”

安元送走陳何氏,回屋看那粥,灶裏頭的火已經滅了,柴頭燒剩那截掉出來,熄掉那頭還飄著一縷淡煙。掀開鍋蓋,發現粥已經溫了,也就沒再生火。

她打開陳何氏送來那竹籃子,發現裏頭是幾個田艾籺跟一小袋番薯幹。

晚上剛好可以吃。

她放好竹籃子。早上切的鹹瓜還有小半,她拿出來,就著粥對付兩口,又繼續去編簸箕。

前麵打磨花費了一些時間,後麵編織就順暢起來。

除了解手,偶爾脖子酸換換姿勢,基本不帶動彈,到天幕都黑透時,竟也趕了十二個出來。

安元盤算下,心神大定,欲著一會再搞三四個。

緊趕慢趕,終於在第二日傍晚,把八十個簸箕都搞完了。

她將簸箕疊起來,放到屋裏頭,才有空將地上的木屑殘片收拾收拾。

等得安元洗完澡,時辰也已不早。心頭事完成,她這幾日一直繃著的弦也鬆了,疲憊襲上,基本一沾床就睡著了,沒空胡思亂想。

第二日天大亮才醒。

她一個激靈,連忙起身洗漱,拿著地瓜幹湊合幾口,又灌兩瓢水,將肚裏餓意散去。

她拉出角落的小推車,將疊好的簸箕放上去,匆忙拉到鎮上交貨。

“劉掌櫃,貨你對下數,真是不好意思來晚了。”安元滿臉歉意。

劉掌櫃是賣雜貨的,鋪子開張十幾年,米麵油鹽碳柴凳等,一應俱全,價錢也實惠。

她人和氣,往日誰家裏頭有餘糧,也愛賣給她,價格低一點,量少也收,大家都不虧。

安元一開始在鎮上跑活路,走街串巷吆喝一天也賣不出兩個,還是聽個老婆子說這事,才起心思,拿著自己編的竹籃簸箕去問她收不收。

她手藝可以,劉掌櫃盤算了下,最後收了幾個。

開了這頭,日後買賣倒是方便。一來二去,兩人也熟悉起來。

“不打緊。”劉掌櫃擺手,本身也沒定死時辰,不過安元總喜歡大早過來,今日比起往常確實晚了點。

她粗略數了下,笑道:“沒差,對數了。”

她招呼小工把簸箕搬進去,拿了銀錢結給安元,見對方數都不數直接塞進兜裏,笑道:“聽說陳家近日在北郊要建個新苑,你得空倒是可以去轉轉,說不準又多一筆買賣。”

安元擺手,道:“人陳家哪裏瞧得上我啊。掌櫃的,不跟你多說了,家裏缸要見底了,我得先去買點米。”

劉掌櫃:“慢走,不送你了。”

買米是推脫借口,雖然劉掌櫃是好意,但她實在不大想討論陳家。

安元捏著兜裏的錢,想了想,去買了一小袋子碳,為入冬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