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章 必須自己掌握主動權(1 / 2)

對華夏的航空動力工業未來發展方向,楊衛平專門就材料與工藝技術領域作過科學規劃。將材料、信息、傳感器和經濟可承性,作為華夏國防科技研究優先發展的四大技術分類。

在華夏空軍所屬的研究單位,把材料與工藝列為空軍六大高效力技術之一。

楊衛平很清楚,航空技術發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材料進步。一代材料,一代裝備,是材料推動航空技術進步的真實寫照。

航空發動機推重比的搞高,性能的提升,同樣離不開材料的進步。

因此,楊衛平利用手中權力,通過實施專項和綜合性研究計劃,成立了四個專屬機構,專門研發軍用發動機用先進材料與工藝,以提高其綜合性能。

現如今,華夏的戰鬥機發動機材料,正在向著密度更小,耐溫能力更高,費用更低,壽命更長,結構設計和材料工藝一體化等方向發展。

在ws6-h1核心機發展起來的ws10、ws12、ws9、ws8係列軍用渦扇發動機,推重比達到了7.0~8.0左右。渦輪進口溫度也提高了1550~1650k。為了滿足這一要求,質量輕的樹脂基複合材料開始使用,鈦合金用量加大,耐更高溫度的高溫合金的用量也有大幅提升。

眾所周知,高溫合金中,鈦基合金至少就有數百個牌號,鎳基合金同樣如此。以ws10為例。發動機轉子葉片、軸、盤,采用的就是不同型號的鈦合金。壓氣機選用的鎳基高溫合金也分好幾種。

因此,無論是鈦基合金,鎳基合金,還是外涵機匣采用的樹脂基複合材料,要想研製出性能更好的材料,就必須投入大量的資金和時間,這是一個長期的係統工程,不是短時間內就能立竿見影的。

如果他能繼續掌控指揮華夏國防科工委,這些規劃和計劃。肯定可以按他的既定發展方針得以實施。但是。計劃沒有變化快,他很不甘心地被一幫鼠目寸光的家夥人轟下台了。而這些極為耗費資金的基礎研究項目,能否繼續進行,他心裏一點底都沒有。

即算這些項目沒撤。但在資金方麵的支持絕對不會有他楊衛平在位的時候那種不遺餘力。

雖說華夏當前的改革開放實施還算順利。但國家整體缺乏發展資金。這是誰也無法改變的事實。

到處都要用錢,很多科研項目都在嗷嗷待哺。不少單位為了向上級部門申請經費,可謂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有些人甚至都到了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地步。

既然對國屬研究機構沒法掌控,他隻能想辦法另起爐灶。

華夏的科研人才他要挖,美國、蘇聯、台灣的人才,隻要有機會,他同樣不會錯過。

三代戰鬥機和發動機目前有了,四代機的預研也開始啟動。如果華夏高層決定犧牲一些耗時燒錢的重大項目去抓那些見效快技術含量低的“來錢”項目,楊衛平也不敢打保票,一號首長就一定不會犯迷糊。

上一世,華夏就是因為搞基礎材料研究太過燒錢,而有意忽略。把有限的資金集中使用於那些來錢快的輕工業項目上,造成了華夏在材料研究應用領域一直都受製於人。

而今,楊衛平原本可以憑他一己之力扭轉這種局麵,但是,他沒想到曆史的憤性是如此巨大。剛剛開了個好頭,步入正軌,他這個領頭羊竟然被撤職了!

求人不如求己,不能將所有希望都寄托於國家行為。天知道他這隻大蝴蝶振翅引發的不可知變數會往哪個方麵發展。

國家不搞,他楊衛平私人來搞!

不就是燒錢嘛,這個世界,還有誰能比他楊衛平更能掙錢!

……………………………………

京城西北郊,曾經是一片有著萬園之園光環的圓明三園所在的皇家園林。隻不過,自從清朝鹹豐年間,英法聯軍在這裏放了一把火之後,此地成了華夏民族最為觸目驚心的恥辱柱。

去年,中.央將這片廢墟列為京城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調拔一筆專款加以修繕,準備將這裏變成一座遺址公園,供遊客瞻仰。

相比京城其他景點,來圓明園遺址參觀的國內外遊客遠沒有八達嶺長城、故宮等名勝古跡那般絡繹不絕。

在一片青草叢生的殘垣斷壁間,楊衛平麵無表情地負手而立,抬頭仰望著前方那堵漢白玉殘缺門樓,就那麼沉默地站在那,像是一棵千年古鬆,一動不動。

他身後,卡列妮婭和安佩雅神情肅穆地並排站著,盡管已經過去一個多鍾頭了,她倆誰也不敢出言驚動打擾她們的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