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算楊衛平現在不參與美帝的f110-ge係列發動機的研究合作,美帝也能在今後的五年之內成功地研製出第一代f110,並投入應用機型。
華夏當前航空工業,雖然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和係列成果,但是,相比美國這等老牌航空大國,還是有著明顯差距的。這一點,主要體現在國家整體基礎工業方麵。
現在的華夏國家工業,即算有了幾項世界第一,但依然隻能說是一個剛剛進入發達國家初級後期,頂多是一隻腳邁進了中級門檻。
楊衛平不想重複上一世華夏變成世界血汗工廠那條辛酸之路,而是想憑借自己的努力,讓華夏在進入二十一世紀的時候,能夠底氣實足地實現華夏民族的真正複興!
要想實現這一宏偉目標,就必須掌握世界一流的尖端科技。而航空航天工業,無疑是全世界高尖端技術成果的集中體現。
借助華美蜜月期,擴大與美國在軍事、民用工業領域的合作,這與華夏堅持走自主發展之路並不衝突。
隻不過,楊衛平也明白,美國人不是傻子,他們不可能將最好的技術拿出來。因為一個強大的華夏,並不符合美國在亞太地區的利益。
美國人現在打著要跟他合作開發更先進的軍用大推力渦扇發動機的幌子,其最終目的,是想吸引他離開華夏大陸前往香港,進而將他弄到美國去。不管是禮請,還是硬綁!
人算虎,虎亦謀人。
美帝拋出了一個讓他不得不咬的誘餌,他同樣也在琢磨著如何因勢利導,給自以為是的美國佬挖個大坑。
香港作為天工國際集團的大本營,楊衛平肯定是要去的。
考慮到國內的政治格局,最近幾年,他還是置身事外為妙。
別看天工國際集團這些年在國際上的擴張那叫一個順風順水,但真正算起來,他楊衛平目前可是欠銀行數十億美金貸款的超級大“負”翁。
他的很多資產。包刮專利技術。都抵押給了好幾家銀行財團。即算現在天工國際集團各大公司都逞良性運營狀態,但萬一世界金融市場出現大的動蕩,他楊大老板照樣得傷筋動骨。
此番卸任,也給了他一個能靜下心來集中精力打量自家私產的機會。
大力發展私營經濟。這是華夏改革開放發展的必然之路。
不管將來華夏的國企怎麼折騰。如果他能將天工集團打造成類似美國通用這種世界級巨無霸。照樣能保障華夏在高科技領域的核心競爭力。
楊衛平心裏很清楚,天工國際集團,發展勢頭雖猛。但缺乏底蘊。較之通用公司這類有著百年曆史沉澱的老牌財團,還是有著一定差距的。
他需要做的,就得利用接下來的二十年時間,將天工國際集團的底子砌紮實,把屬於天工獨有的企業文化樹立起來。
是時候創建一個屬於他楊衛平私人所有的國家級科研團隊了。
瑞士的天工實驗室,所有權並非他楊衛平獨有。
這是所有創業者的不得不麵臨的悲哀。因為,創業者,唯一能犧牲的,隻有個人利益!
當初如果不將實驗室的股份跟英國的菲爾德家族進行股份互換,就沒有現在天工國際集團的大好局麵。
要想重新組建一個全新的尖端科研團隊,美國通用公司和普惠公司,無疑是最好的挖角對象。
既然美帝現在想挖他,那麼到時候走著瞧,看看到底是誰挖誰!
沒有國家公職在身,他可以放下所有顧忌,天馬行空,隨心所欲,大展拳腳。
想通個中環節,楊衛平對布魯斯威利所說的那個由美國政.府投資,建在香港天工高科技術產業園的聯合實驗室,不由興趣極隆。
在華夏大陸,美國人沒有動他的機會。到了香港,楊衛平相信憑磐石的實力,以及東興社在香港黑道的勢力,加上他英國男爵的身份,任誰想打他的主意,也得先流血三斤!
有林雲這位華夏國家安全部部長在場,布魯斯威利有些話當然不便明說。反正這次跟楊衛平見麵的目的已經達到了,接下來隻能等待。
布魯斯威利走了,但卻將安佩雅留下來。
楊衛平正好也有好多事想問問安佩雅,對布魯斯威利這個安排,也是正中下懷。
眼瞅著安佩雅這位在總參軍情二處早就掛了號的台灣女特務呆在楊衛平身邊,林雲心裏那叫一個苦啊,甭提有多難受。可偏生沒法跟楊主任明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