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後記:對中國金融開放的幾點看法(3)(1 / 3)

MBS從根本上說大大提高了銀行係統發行支票貨幣的效率,同時也就必然造就嚴重的貨幣供應過剩問題,這些過剩的貨幣如果不是湧進擁擠不堪的股市,就會繼續吹大房地產的價格泡沫,更糟的是“泄漏”到物質生產和商品消費的領域中,造成怨聲載道的物價上漲。

在MBS的啟發下,一個更為大膽的想法被實踐出來了,這就是資產抵押債券(ABS,Asset Backed Securities)。銀行家們想,既然有未來固定本息收益做抵押的MBS能夠紅火,那推而廣之,一切有未來現金流做抵押的資產都可以使用同樣的思路進行證券化,這樣的資產可以包括:信用卡應收賬款、汽車貸款、學生貸款、商業貸款、汽車飛機廠房商鋪租金收入,甚至是專利或圖書版權的未來收入等等。

華爾街有句名言,如果有未來的現金流,就把它做成證券。其實,金融創新的本質就是,隻要能夠透支的,都可以今天就變現。

ABS市場規模近年來迅速膨脹,從2000年到現在規模已經增加了兩倍,達到了19.8萬億美元的驚人規模。[4]

這些ABS和MBS債券可以作為抵押向銀行貸款,房利美和房地美所發行的MBS甚至可以作為銀行的儲備金,可以在美聯儲作為回購協議(REPO)的抵押品。如此規模的貨幣增發必然導致嚴重的資產通貨膨脹。如果說通貨膨脹意味著社會財富的悄悄轉移,那麼以銀行為圓心,以貸款規模為半徑,我們就不難發現誰動了人民的“奶酪”。

次級和ALT-A按揭貸款:資產毒垃圾

當大部分普通人的房地產按揭貸款資源開發殆盡後,銀行家又將目光盯上了原本“不普通”的人。這就是美國600萬貧困或信譽不好的窮人和新移民。

美國的按揭貸款市場大致可以分為三個層次:優質貸款市場(Prime Market),“ALT-A”貸款市場和次級貸款市場(Subprime Market)。優質貸款市場麵向信用等級高(信用分數在660分以上)、收入穩定可靠、債務負擔合理的優良客戶,這些人主要是選用最為傳統的30年或15年固定利率按揭貸款。次級市場是指信用分數低於620分、收入證明缺失、負債較重的人。而“A LT-A”貸款市場則是介於二者之間的龐大灰色地帶,它既包括信用分數在620到660之間的主流階層,又包括分數高於660的高信用度客戶中的相當一部分人。

次級市場總規模大致在2萬億美元左右,其中有近半數的人沒有固定收入的憑證。顯然,這是一個高風險的市場,其回報率也較高,它的按揭貸款利率大約比基準利率高2%~3%。

次級市場的貸款公司更加“擁有創新精神”,它們大膽推出各種新的貸款產品。比較有名的是:無本金貸款(Interest Only Loan),3年可調整利率貸款(ARM,Adjustable Rate Mortgage),5年可調整利率貸款,以及7年可調整利率貸款,選擇性可調整利率貸款(Option ARMs)等。這些貸款的共同特點就是,在還款的開頭幾年,每月按揭支付很低且固定,等到一定時間之後,還款壓力陡增。這些新產品深受追捧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人們認為房地產會永遠上漲,至少在他們認為的“合理”的時間段內會如此,隻要他們能及時將房子出手,風險是“可控”的;二是人們想當然地認為房地產上漲的速度會快於利息負擔的增加速度。

“ALT-A”貸款的全稱是“Alternative A”貸款,它泛指那些信用記錄不錯或很好的人,但卻缺少或完全沒有固定收入、存款、資產等合法證明文件。這類貸款被普遍認為比次級貸款更“安全”,而且利潤可觀,畢竟貸款人沒有信用不好的“前科”,其利息普遍比優質貸款產品高1%~2%。

“A LT-A”貸款果真比次級貸款更安全嗎?事實並非如此。

自2003年以來,“A LT-A”貸款機構在火熱的房地產泡沫中,為了追逐高額利潤,喪失了起碼的理性。許多貸款人根本沒有正常的收入證明,隻要自己報上一個數字就行,這些數字還往往被誇大,因此“A LT-A”貸款被業內人士稱為“騙子貸款”。

貸款機構還大力推出各種風險更高的貸款產品。如無本金貸款產品是以30年Amortization Schedule分攤月供金額,但在第一年可提供1%~3%的超低利息,而且隻付利息,不用還本金,然後從第二年開始根據利率市場情況進行利息浮動,一般還保證每年月供金額增加不超過上一年的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