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不宣而戰的貨幣戰爭(2)(1 / 3)

墨西哥總統波提羅(Lopez Portillo)則針鋒相對地指出,英美國際銀行家的策略就是要用高利率和與之相隨的低原材料價格這對“剪刀的雙刃來扼殺一些發展中國家已經取得的建設成就,並泯滅其餘國家取得進步的可能”。他進一步威脅要帶領發展中國家停止債務支付。他指出:

墨西哥和其他第三世界國家不能按照與現實情況差異巨大的條件來按時償還債務。我們發展中國家不願意成為(西方國家的)附庸。我們不能夠使我們的經濟癱瘓或讓我們的人民陷入更悲慘的境地來償還這些債務。在沒有我們參與的情況下,這些債務償還的費用已經漲了三倍,我們對此沒有責任。我們旨在消除饑餓、疾病、無知和依賴方麵的努力並沒有造成國際危機。[6]

不幸的是,波提羅在聯合國發言後僅兩個月就被國際銀行家看中的人選所取代,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作為“維護貸款秩序的警察”插手墨西哥債務清償,恩格這樣描述了這段曆史:

現代曆史上最具規模的有組織搶劫行動開始了,其規模遠超20年代的類似活動。與西歐或美國媒體精心掩飾的情況正相反,債務國償付了好幾遍欠債,他們正是以血和“一磅鮮肉”來償還現代紐約和倫敦的夏洛克們的。1982年8月以後發展中國家不再還債並非實情。他們的頭上被頂著槍,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威逼下,簽署了銀行家們美其名曰“債務解決方案”的協議,參與的都是著名的紐約花旗銀行或大通銀行。[7]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貸款隻有在債務國簽署了一係列“特別條款”之後才能得到,這些條款包括:削減政府開支,提高稅收,貨幣貶值。然後債務被重新延展,發展中國家還需要支付一筆“服務費”給國際銀行家,並被記入債務的本金中。

墨西哥被迫削減對醫藥、食品、燃油和其他生活必需品的政府補貼,同時比索被貶值到令人慘不忍睹的程度。1982年年初,在波提羅總統一係列經濟改革措施之下,比索對美元比價為12比1,而到1989年,比索對美元已貶到2300比1,墨西哥經濟已經事實上被國際銀行家們“有控製地解體”了。

據世界銀行統計,從1980年到1986年,世界100多個債務國僅向國際銀行家支付利息一項就高達3260億美元,本金償付又支付了3320億美元,總共發展中國家為4300億美元(1980年)的債務支付了6580億美元的費用。盡管這樣,到1987年,109個債務國還欠國際銀行家1.3萬億美元。在如此驚人的基礎上進行利滾利,隻怕發展中國家永遠沒有還清債務的時候了。於是,國際銀行家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就開始對債務國實施破產清償。接受銀行家“債務解決方案”的國家被迫以跳樓價出賣大量核心資產,如自來水、電力、天然氣、鐵路、電話、石油、銀行等。

人們終於見識到國際銀行家所策劃的世界經濟“有控製地解體”具有何等的殺傷力!

世界環保銀行:要圈地球30%的陸地

在亞非拉發展中國家深陷債務泥潭之際,國際銀行家開始策劃一個更大的行動,其方式超乎普通人想象力的極限,正常智力的人們無論如何也想不到“環境保護”竟然是一個更大圖謀的切入點。

如果不從曆史的角度看問題,就不可能明白國際銀行家令人眼花繚亂的“組合拳”的巨大威力!

1963年8月初,美國中西部的一個著名大學裏,一位化名為“約翰·多伊”(John Doe)的社會學教授,接到華盛頓打來的一個電話,邀請他參加一項秘密研究課題,參與該計劃的15名專家都是美國著名大學的頂尖學者。“約翰·多伊”教授帶著好奇來到了一個名叫“鐵山”(Iron Mountain)的地方報到。

“鐵山”靠近紐約州的哈德遜城,這裏有當年冷戰期間為防禦蘇聯核打擊而修建的巨大的地下設施,幾百家美國最大公司的總部都在此處設有臨時辦公地點。這些公司包括:新澤西的標準石油公司、殼牌石油公司和漢諾威製造信托公司等。如果核戰爭爆發,這裏將成為美國最重要的商業運作中心,以確保核戰爭之後,美國商業體係仍然能夠生存下來。平時,這裏是這些公司儲存機密文件檔案的地方。

這個神秘的研究小組要研究的課題是,如果世界進入了“永久和平”階段,美國將麵臨什麼樣的挑戰,以及美國的對應策略。這項研究工作持續了兩年半的時間。

1967年,這個15人的課題組完成了一份絕密報告,這份報告的作者們被政府要求對該報告嚴格保密。但是,其中的“約翰·多伊”教授覺得這份報告實在太重要了,不應該向公眾隱瞞。他於是找到著名作家裏倫納德·萊文,在萊文的幫助下,這本名叫《來自鐵山的報告》(Report From Iron Mountain)的書被戴爾出版公司於1967年正式出版。該書一經麵世,立刻震驚美國社會各界。大家都在猜到底誰是“約翰·多伊”。該報告被認為是當時的美國國防部長麥克納馬拉(Robert McNamara)策劃的,麥克納馬拉是外交協會的成員,後來擔任世界銀行行長。運作的研究機構被認為就是哈德遜研究所,該機構的創始人赫曼·卡恩(Herman Kahn)也是外交協會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