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5章 回家 (3)(2 / 3)

也先被感動了,他沒有想到明朝竟然如此周到,連麵子問題都能為自己顧及到,確實不容易。於是他決心一定把朱祁鎮送回去。

可是此時,又有一個人出來說話阻撓。

也先的平章昂克是個聰明人,眼看也先被楊善忽悠得暈頭轉向,他站了出來,說出了一句十分實在的話:“你們怎麼不帶錢來贖人呢?”

楊善看了昂克一眼,說出了一個堪稱完美的答複:

“我們本來是帶錢來的,但這樣不就顯得太師貪財了嗎,幸好我們特意不帶錢來,現在才能見識到太師的仁義啊!”

然後他轉向也先,說出了這次訪問中最為精彩的話:

“太師不貪財物,是男子漢,必當名垂青史,萬世傳頌(好男子,垂史冊,頌揚萬世)!”

我每次看到這裏,都會不由得想找張紙來,給楊善先生寫個服字。楊善先生把說話上升為了一種藝術,堪稱精彩絕倫。

而也先更是興奮異常,他激動地站了起來,當即表示男子漢大丈夫一言九鼎,兄弟你先安頓下來,回頭我就讓人把朱祁鎮給你送回去。

他還按捺不住自己的高興,不斷地走動著,一邊笑一邊不停地說著:“好,好(笑稱善)!”

奇跡就這樣誕生了。沒有割讓一寸土地,沒有付出一文錢(路費除外),楊善就將朱祁鎮帶了回來,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立功了,楊善立功了!他繼承了自春秋以來無數說客、辯手、馬屁精的優良傳統,深入大漠,在一窮二白的情況下充分發揮了有條件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的敢死隊精神,空手套白狼把朱祁鎮套了回來,著實讓人佩服得五體投地。

可是楊善卻怎麼也沒有想到,他立下此不世奇功,得到的唯一封賞竟然隻是從右都禦史升為左都禦史。應該說以他的功勞,這個封賞也太低了,其實原因很簡單,因為他帶回來了一個當今皇帝不願意見到的人。

這些且不說了,至少朱祁鎮是十分高興的,他終於可以回家了。

但就在這個關鍵時刻,有一個人出來阻撓朱祁鎮回去。其實在瓦剌,很多人仇視明朝,不願意放明朝皇帝回去,這並不奇怪,但這次不同,因為朱祁鎮做夢也沒有想到,阻止他回家的人,竟然是伯顏帖木兒。

伯顏帖木兒阻撓朱祁鎮回去,但原因卻實在讓人啼笑皆非:

“必須保證朱祁鎮回去後能夠當上皇帝,才能放他走!”

從伯顏帖木兒和朱祁鎮的關係看,他不想讓朱祁鎮就這麼回去,很有可能是怕他回去後被自己的弟弟(朱祁鈺)欺負,會吃虧受苦,而事實也證明他的這種猜測是對的。

伯顏帖木兒是很夠意思的,他決心把友情進行到底,最後再幫朱祁鎮一把。於是他找到也先,提出把使者扣押起來,等明朝承諾恢複朱祁鎮的皇位後再送他回去。

也先表示,自己已經答應了楊善,男子漢一言九鼎,絕不反悔。

於是,朱祁鎮還是被送了回去,而送行那一天發生的事情,也讓人不得不感佩伯顏帖木兒的深厚情誼。

為表鄭重,也先率領全體部落首領為朱祁鎮送行,送君千裏終需一別,大家都陸陸續續地回去了,可是伯顏帖木兒卻一直陪著朱祁鎮,走了一天的路,一直到了野狐嶺才停下。

野狐嶺離居庸關很近,伯顏帖木兒送到此地停止,是因為他已不能再往前走了,因為這裏已經是明朝的勢力範圍,他隨時都有被敵方明軍抓住的危險。

伯顏帖木兒在這裏下馬,最後一次看著他的朋友,這個在奇異環境下結交的朋友,想到從此天人永隔,竟不能自己,號啕大哭起來,他拉住朱祁鎮的馬頭,聲淚俱下言道:

“今日一別,何時方得再見,珍重!”

然後他掩麵上馬向瓦剌方向飛奔而去,從此他們再未見麵,四年後(1454),伯顏帖木兒被知院阿剌所殺,這一去確是永別。

穿越那被仇恨、偏見糾纏不清的歲月,我看到的是真摯無私的友情。

居庸關守將出城迎接朱祁鎮的歸來,這些邊關將領對朱祁鎮還是十分尊重的,但奇怪的是,他們也並不急著送這位太上皇回去,而是似乎在等待著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