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這次不能活下來的話,令咒可以轉移給變成人的王,羅波安雖然是個壞心眼,但有他陪伴,醫生一定不會那麼孤獨背負一切。就算事情變得更糟糕,羅波安肯定能想出不舍棄醫生來勝利的方法,哪怕手段可能會很過分。
但如果可以繼續走下去,一定要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想要再見一次蓋提亞道歉。想要陪伴王、告訴王你不是一個人……
她沒有想要的。直到亞加達/身為獵犬的使命完成,她就可以結束了。就像篝火也會燃燒殆盡。
白發幼女踮起腳尖,用力向服務員小姐姐招手:“再來一個草莓慕斯!”
_
全能的所羅門王能拯救使用壽命到期的人造人嗎?
“您不會。”所以由我來做。
既不會支持也不會阻止,所羅門王總是這樣的安然旁觀。在她的軀殼已非以色列的子民,且此身也隻是受召喚而來的從者情況下,王無所作為。接手的是他的繼任者。
羅波安是猶大的王,他用一句話輕飄飄分裂了以色列,文字記錄下他對神明的利用與背叛,他是一個懦弱沒用的王,一個不折不扣的混蛋。
他是所羅門之子。
他的生父是遠近聞名的魔術王,他的母親是來自異邦的女子。羅波安記事起母親已然死亡,他是被王的侍女長養大的孩子,王最信賴的侍女。這代表著沉重的責任和無法停止的忙碌,因此羅波安的幼年他總是被忽視的存在。
侍女和侍衛們不會苛刻他,可他們卻阻止不了同為兄弟的欺淩。亞加達的聲望也無法完全庇護一個沒有母親的孩子。
她們將這推脫為兒童間的玩耍,甚至能指著自家孩子的傷口指責侍女長的偏心,羅波安學會沉默、學會低頭、學會忍讓。他總是把自己搞得滿身傷口,隻有這樣亞加達才有理由去責問那些女人。
直到羅波安長大些,就像出籠的野獸迫不及待咬死自己的兄弟,可他很快發現這樣會給亞加達帶來麻煩。
那是亞加達第一次凶他,她氣急了要拿棍子打他,那雙金眼睛就像燃燒著火焰,羅波安忽然意識到一件事。亞加達是如此深愛著他、重視著他,希望他能成為優秀的人,並非他的生父那樣的王,隻是人。
她對自己有著期盼。羅波安清楚意識到這點。
但他無法回應她的期望。羅波安更清楚這件事。
那次事故讓他意識到了所羅門王的不尋常,他第一次見到所羅門王就覺得王倍感親切。他們說那是他的父,可他卻窺見那軀殼下隱藏的仁愛。
所羅門王是公平的,所羅門王是智慧的,在以色列人人都知曉所羅門王是被神愛著的。
所以當王背叛了神,神不忍懲罰於他就將懲罰給予下一代,以色列因所羅門王的背叛被神詛咒。它必將分裂,不論繼任者誰,因神早已命先知將鑰匙交於他人。所以羅波安從不敬畏神,神也不曾喜愛過他。
因此羅波安選擇暢所欲言、為所欲為,哪怕他在背地算計他的兄弟和父親的嬪妃,他處理了所有在背後議論亞加達的人。神不會庇護那些信仰異神的家夥,所羅門王更不會插手他們之間的“玩笑”。
隻有最後一次,失去十戒、老邁的王輕拍著他的頭,用一種洞悉一切又滿載慈愛的目光看著他,他輕笑著不像在叮囑後事,反而更像在平常地玩開心。
他說:“你長大了,羅波安,要記得別做讓自己後悔的事情。”
羅波安一生都沒做過令自己後悔的事情,他背地裏做過的事情足以讓他被罵上千百遍。
他曾漠視著親人在他麵前死去無動於衷,也將自己的婚姻視為工具,把他人的愛慕無情踩踏。他到死都是一個背負罵名的王。沒有反駁或者辯解的必要,辱罵他不配為所羅門之子的家夥比比皆是。
可隻有這一次,不作為猶大王,羅波安想要亞加達活下去。並非心血來潮想要做點好事情,僅是為人子的一點私心。
他一定會讓亞加達活下去,在新的世界自由地活下去。
黑袍英靈的手裏握著一塊宛若流動著金沙的寶石,在燦爛的陽光下折射出一道道暖色的光。一如三千年他第一次見到侍女長時,那雙金眼睛也是這樣明亮而溫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