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主》24小時首訂破7500,本期其它新書訂閱如下:”
剛剛打開龍空圈裏圈外的戰鬥版塊,陸揚就看到這個非常顯眼的帖子標題,因為放眼望去,整個版塊數十個帖子標題,隻有這個標題是被加紅加粗的。
如一片綠色中的一抹紅,想不顯眼都不行。
也是這個標題,才讓陸揚知道自己這本書24小時的首訂成績到底是多少。
隨手點開這個帖子,陸揚看到一份表格,表格中從上到下,列了十幾本本月1號開始上架的起點新書。
其中排在最上麵的一本,赫然就是他的《教主》,按著序號、題材、書名、作者、24小時首訂、收藏以及收訂比,製成一份清清楚楚的表格。
這樣的數據帝,陸揚重生前記得幾個,基本上每個星期都會在龍空爆出起點最新上架的一批新書首訂數據,很多人喜歡看,陸揚也是其中之一。
對於這樣的數據帝,陸揚向來是心生佩服的。
剛開始的時候,陸揚以為這些數據帝,其實是起點內部人員,爆出這樣的數據,不是為了搏眼球,就是為了給起點做宣傳,一種隱形的廣告方式。
後來了解多了,才知道也許真的是數據帝,並不是起點的內部人員,因為如果有心,願意花精力去搜集數據,誰都能做出這樣的數據統計。
每本書的題材、書名、作者,這三樣很容易查到,收藏,需要在起點書庫收藏榜上慢慢找,這個比較費時間,最難的一點,自然是確定一本新書的24小時首訂。
這一點,對起點不是非常了解的人,如果不去詢問每一位上架新書的作者,貌似很難查到比較準確的數據。
其實不然!
這一點,陸揚也是在偶然一個機會上,從一個老作者那裏聽說,在起點、每一本書的簡介旁邊,有一個“作品信息”選項,在這個選項下麵,有一個本書榮譽殿堂,點開這個榮譽殿堂,會出現很多信息,其中有一個選項是“本書粉絲榜”,這個粉絲榜比書頁右邊的粉絲榜更加詳盡。
書頁右邊的粉絲榜,點開後隻會顯示粉絲值前500位的粉絲,但在榮譽殿堂裏麵點開的粉絲榜,卻會顯示所有有本書粉絲值的書迷名字。
有經驗的作者或者讀者,根據這個粉絲榜,就可以比較準確地估算出一本剛剛上架的新書首訂成績。
對陸揚來說,這是一個比較久遠的記憶了,他自己是已經很多年沒有通過這個功能查過哪本書的訂閱成績了。
還記得,以前他通過這個功能查某本書成績的時候,隻是想確定某本書的成績是不是刷出來的。
以前偶爾這樣做的時候,看見某本書很多粉絲的粉絲值一模一樣,就會失笑。
再點開那些粉絲值一模一樣的讀者名,十有八九都會發現那些讀者名下收藏的作品也是一模一樣,那些都是證據啊!
世界有可能正好有好幾個讀者同時隻收藏某幾本書,然後正好又在每本書上花的錢一模一樣多嗎?
甚至連投出的月票數,也是平均分配在幾本書上?
龍空上這篇數據帖,構思陸揚很多以前的記憶,會心一笑,感覺有點意思,數據帝開始出現了,這個圈子也將會變得越來越有趣。
在這個帖子所列的表格中,他的新書《教主》成績顯得特別搶眼,因為除了《教主》的24小時首訂達到7500多以外,其餘十幾本作品,首訂成績最好的,也隻有1500幾,相差不是一點兩點。
按照正常情況,《教主》的訂閱成績還會與這些書的訂閱差距越拉越大,最終單章訂閱的數據很可能再拉開一兩萬。
……
日子一天天過去,陸揚每天靜心碼字,《教主》成績也越來越好,不僅訂閱數據在逐日上升,月票榜上也始終牢牢占據月票榜第一的位置,新書上架第一個月,正是這本書鋒芒最盛的時候,讀者們投票的熱情很高,很多書迷在書評區、書迷群中喊要幫文大拿到這個月的第一。
同時,每日打賞的讀者也有三四十位,每日光是打賞的錢就有幾百,不時多出幾個盟主,當日打賞的錢就有幾千。
為了可以安心寫作,也為了以後來上海有一個安定的住處,陸揚讓王林幫忙在上海給他租了一套兩居室的房子,在24樓上麵,很高,最大的優點是,每天夜裏很安靜,大樓下麵所有喧鬧的聲音都傳不到這麼高的樓層來。
9月的天氣依然炎熱,陸揚漸漸喜歡上每天夜裏,把筆記本搬到落地玻璃前的陽台上來寫作,偶爾放眼放去,落地玻璃牆外是燈火輝煌的大上海夜景,美輪美奐,加上黑漆漆的夜空,這樣的夜景,多看幾眼,總能讓人感覺心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