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9:咽下去 馬哈的故事(1 / 3)

克斯敦星係,整個星係隻有六顆恒星。

這裏有得天獨厚的星係條件,三顆同等大的恒星在中心自轉,最外側分別有三顆小太陽圍繞著三顆恒星旋轉。

一群隕石帶包裹在最外側抵擋流星,形成了一個完美的星係架構。

這裏的四季隻跟地形變化,三顆恒星均是赤道處為炎熱的夏季,從赤道靠近南北極有春秋之別,南北極的極點才存在冬天。

三顆恒星分別被稱為:紅星、黃星和藍星。

紅星上所有的植物均為紅色,藤蔓將星球染成了紅色。

黃星上大片大片的沙漠居多,黃沙將星球染成了黃色。

藍星則超九成以上都是海洋,大海將星球染成了藍色。

三個星球間,以蒂龍郡人為智慧生物,其他生物均未發展出智慧。

蒂龍郡人的先祖靠著三顆恒星中心的引力,發明了球形船。

這種球形船本身不具備飛行能力,但依靠引力加上部分外力推進,就可以從三個恒星內部的交界處,從一顆恒星到達另一顆恒星。

靠球形船運輸交換三顆星球上的資源,從而不斷的互相扶持發展壯大。

馬哈從小到大都生活在克斯敦星係的紅星之上,一家破舊的叫做赤色的酒店內。

赤色酒店的位置在紅星的赤道之上,這裏是為數不多的平坦地區,可以方便球形船來回在另外兩個星球之間,也就是航空碼頭。

赤色酒店在此基礎上有一間平房作為酒館,平房後方則是三層高的住宿區構成。

一百零八間房,但每一間房幾乎都隻有一米乘兩米的活動空間,就夠躺著睡覺而已。

為了維護和運營赤色酒店,隻要是賺錢的行當老板娘馬琪幾乎什麼都幹。

早上賣早點、中午快餐飯、晚上則是老本行酒店和酒吧,期間二十四小時住宿,當然還有這不正當的特殊服務。

可就算這樣下來,賺的金元並不是很多。

這也是沒辦法的辦法,整個碼頭後麵就是貧民窟,這是曆史遺留問題。

航空碼頭缺得最多的就是苦力,苦力則來自貧民窟,習慣了有錢喝酒尋歡,沒錢就上碼頭搬貨。

苦力們沒有誌向,幹一天算一天,有錢了大肆揮霍,沒錢了又餓得沒力氣了則會欠債。

馬哈的媽媽馬琪是這一帶十足的老好人,從家人手中扛下了這家赤色酒店。

對實在沒錢的苦力,包吃包住,所以有著很多無頭債,馬琪總說對方會還的。

馬哈常常問:“媽媽,我是怎麼來的?”

馬琪隻是笑著:“你是我生的呀。”

“那麼爸爸呢?”馬哈再度詢問。

馬琪也從不避諱:“有一天我喝多了,就有了你。”

就好像債是無頭的一樣,很多的感情也不存在頭緒。

……

蒂龍郡人四十歲成年,平均壽命一百五十,最年長者可達到兩百二十二歲。

馬哈從小被馬琪帶大,沒接受過什麼文化教育,曾經請過私塾,但在酒店整個環境下根本無法學習,馬哈就喜歡跟碼頭的苦力混在一起。

媽媽馬琪清楚再不管管馬哈,馬哈的未來也隻能跟著苦力幹苦力。

自己就這一個孩子,雖然自己有心將赤色酒館繼承給馬哈。但幹苦力的馬哈,未必能守得住這家赤色。

所以在馬哈十八歲的時候,馬琪將馬哈交給了赤色唯一的大廚剛大木。

希望的是馬哈能學會做菜和做飯,一個廚子當酒店的老板,總比隻能給酒店搬貨要強。

克斯敦星,做飯是很奢侈的事情。雖然有上萬年的文明,但在近幾年才有了成熟的飲食體係和設計架構。

茹毛飲血的年代才剛剛過去,科學才剛看見雛形。

原因也很簡單,常年的戰爭中,黃星發現了寶貴的類似石油的能源,黃星近期放棄了戰爭內部勉強統一後,開始跟紅藍兩星斡旋。

紅黃藍三顆星球也終於迎來了和平,人們也開始從食不果腹考慮更高的飲食追求。

人們沒了戰爭,靜下來之後才開始學習,將一切能吃的食物做的更加美味且具有營養。

但在這之前,廚子做的菜隻提供給貴族還有士兵。

前者是為了滿足貴族的口福,後者是為了讓上戰場的士兵有力氣打仗。

如今廚子多起來了,但水平參差不齊。

廚師大木是赤色酒店唯一的廚師外,他還有一個特殊身份。

他的廚藝正是來自黃星的軍營,屬於戰地夥夫,如今是個逃兵。

在戰場上的年代,白天冷兵器對練,到飯點了退出戰場燒火做飯。

屬於有什麼食材就用什麼食材,不能保證每一餐都好吃,但能保證量大管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