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他們是把希望寄托在vb身上,希望vb能出來與亞視競爭,從而分流一部分影響力。但vb的老板邵六叔財力上根本沒法和李軒媲美。特別是邵氏公司開始逐步退出電影業之後,vb成了邵家的核心資產。
李軒可以接受亞視不賺錢甚至虧錢,但邵誼夫卻不能承受vb不斷蝕本。所以在李軒剛收購亞視的頭兩年,vb還想通過競爭把亞視踩在腳下,當發現亞視憑借李軒的金元攻勢反過來占據上風時,邵誼夫頭腦清醒的選擇了停戰和解。
所以最近幾年,邵誼夫經營vb的策略一直是控製成本,創造利潤,這樣自然無法挑戰亞視的龍頭地位。更何況邵誼夫對政治的態度,比李軒要保守得多。vb雖然是香港第二大電視台,但它卻並不像亞視那樣敢於積極發聲!
在這種情況下,港府想要打壓亞洲衛視,唯一的辦法就是在增加一家電視台,來分流亞洲衛視的觀眾。要知道在七十年代的香港,除了vb以及亞視的前身麗的電視台之外,還有一家佳藝電視台。隻可惜三國鼎立的局麵隻維持了三年,佳藝電視台就猶豫經營不善而破產倒閉!
當時佳藝電視台倒閉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港府的政策限製。當初佳藝電視的發牌條件之一,就是需要將部分環境時間用作播放教育節目。而這些乏味的教育節目收視率慘不忍睹,直接導致了電視台無法實現收支平衡。
所以港府中的某些人士,這次準備吸取教訓,不再為新牌照設置先決條件。而香港原因出來爭奪新電視牌照的人絕對不少,特別是李軒通過亞洲衛視,給香港其他富豪上了叫做控製輿論的一課之後!
“我認為發放新電視牌照的事情必須慎重,傳媒產業不同於其他,如果監管不當,很容易引發思想混亂!”周楠站在內地方麵的立場考慮,自然不希望香港再增加一家電視台,萬一落在對內地政府又異見的人手中,是一件很麻煩的事情。
“港府內部雖然就新電視牌照的事情進行過討論,但大家更傾向於發有線電視的牌照,而不是無線電視的牌照!無線電視是通過無線電發射塔對外發送節目信號,需要占用專門的無線電頻段!
七十年代之所以能出現三家電視台共存的局麵,是因為當時各家電視台提供的節目內容不夠豐富!而經過最近這十幾年的發展,香港社會有了長足的進步,對電視內容需求的變得更多!
單單是亞洲電視台旗下,現在就有綜合台、新聞資訊台、娛樂台、體育台、電影頻道,以及英文台一共六個頻道,接下來還準備在開通一個紀錄片頻道!每個頻道都需要占用獨立的無線電波段,而亞視和vb兩家公司現有的所有頻道,已經消耗了港府專門劃給電視行業的無線電波段資源的80%!
所以從技術上來,剩餘的波段已經無法再支撐一家全新的無線電視台。反倒是有線電視直接通過光纜傳輸信號,不受信號波段的限製!”李軒抿著嘴解釋道,嘴角掛著的一絲笑容透露出了強大的自信。
東方集團身後可是擁有這強大的智囊團,怎麼可能沒有提前考慮到港府的反製措施。所以亞視和vb非常有默契的不斷擴充頻道的數量,徹底把出現第三家無線電視台的可能性扼殺在了萌芽之中。
而有線電視台雖然不受波段的限製,但鋪設電視光纜需要巨額的投資。所以有線電視是收費的,這對亞視和vb這兩家免費電視台來,衝擊就要得多!(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