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0章(3 / 3)

“對於財神李,我是想不服氣都不行!人家隻用了三四年的時間,就從一個白手起家的學生,登上世界首富的寶座。東方集團作為全球最知名的跨國集團之一,的確有許多值得我們慢慢學習的地方!”

李火林頓了頓又繼續道,“但就這次彩管產能過剩的問題,其實也未必是一件壞事!在供求關係的法則中,供過於求勢必加劇市場競爭,從而導致價格下跌!

彩管在整台電視機中占據了很大一部分成本,如果它的價格能夠下降一些,無疑可以讓我們這些電視機生產商稍稍喘一口氣!要知道這兩年所有原材料的價格都上漲得很厲害,而彩電的出廠價則被國家限製得很死。雖然物價局也多次調整了彩電的出廠價,但我們依舊承受著越來越大的盈利壓力!”

“老李,就你也好意思喊苦!我們這幾家廠子裏麵,就屬你們華強活得最滋潤!先別你們華強一半多的彩電產能都用於出口創彙,即使留在國內銷售這部分配額,也都是利潤最高的大尺寸彩電,一台就抵得過我們兩三台!”李火林的話音剛落,坐在他旁邊的華發電子老總鄒偉民,就立刻出聲笑罵道。

計劃經濟時代,物價部門在製定產品的指導價格時,為了平衡各個國有企業的利益,往往是以產業內績效較差的那部分企業的“成本加成”來作為定價的標準。

也就是你隻需在成本控製上做到不在全行業內墊底,企業就不至於發生虧損。當然,如果工廠生產的產品質量實在沒法過關從而造成大量積壓,那麼陷入困境也是完全可能的!

而華強公司當初在與ra公司合資建廠時,為了獲得對方的代工訂單,從一開始就遵循東方集團苛刻的質量檢測標準。此外,東方集團雖然不太插手合資公司的人事管理,但對企業生產效率的提升卻一直都不遺餘力。

也正因此,華強公司的生產效率和管理水平,比之國內的大部分同行們高要出一截。所以即使在去年大環境惡劣,國內整個彩電行業的大部分企業,都陷入了虧損的窘境時,華強依舊維持了不錯的盈利水平。

“這次真正被當頭棒喝的是老倪,他的野心一直很大,這次來香港另一個目的,就是希望能讓東方集團協助長宏公司自建一條彩管生產線!結果東方公司這邊突然透露消息,國內彩管市場很快會供過於求,這就一下子打亂了長宏的布局!

長宏原先的目的想要擺脫因為彩管配額緊張,而被東方商事扼住咽喉的窘境。但如果彩管供應充足,那麼繼續花巨資自建彩管生產線,就未必是一個明智的選擇!”飯桌上的另一人,華發電子的老總鄒偉民也笑嗬嗬的道。

華強、賽格、華發、桑達、康嘉、長宏這六家彩電廠商,算得上是國內最早一批主動融入東方集團產業鏈的企業。但與另五家落戶於深海特區,擁有背靠南湖電子開發區電視產業基地這一地利優勢不同,落戶於大西南山區的長虹公司及時主動融入東方集團的產業鏈,其在物流上的劣勢也非常明顯。

因此,倪宏誌和他的長宏公司,對於實現關鍵零部件自給自足的要求更為迫切。隻有通過進一步整合上下遊生產環節來降低整體生產成本,長宏公司才能在接下來激烈的產業競爭中獲得更大的優勢。(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