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個大家庭,爸爸是醫生,媽媽也是醫生。爸爸戴眼鏡,媽媽也戴眼鏡。爺爺是醫生,奶奶不是醫生。爺爺奶奶有時戴眼鏡,有時不戴眼鏡。戴眼鏡是有學問的表現嗎?好像有點道理。但小叔叔不戴眼鏡,他是大學生。我哥哥是小學生,他上五年級了,學習非常好,所以他將來會當科學家吧。那我就不用當科學家了,我要向李寧學習,當個體操運動員,拿金牌,為國爭光。
我還有一個家,就是外婆家。外婆喜歡打牌。我的大舅和小舅都會開小汽車,我長大了也要開小汽車。我還有兩個表哥一個表弟。我喜歡和表弟一起玩。
我最喜歡妹妹了。
老師評語:蘇憬然同學,寫《我的家》寫一個家就可以了,比如寫爺爺家。當寫人口較多的家庭時,有的人可以詳細寫,有的人可以簡略寫,這樣文章就分出主次了(憬然:可是都很重要的話怎麼辦?)。向李寧一樣當個體操運動員為國爭光很好,但是也要好好學習,無論幹什麼,都要掌握知識。文章最後一句太突兀,應該做總結性的句子或者呼應開頭(憬然:上次評分不是還說點晴之筆就是要把最重要的話留在最後說嗎?搞不懂!)。
《我的理想》(84年版)
我的理想就像孫悟空一樣,有很多變化。
第一變:變成超級計算機,所有作業自動完成。——包括寫作文嗎?
第二變:變成大人。——得,都不用寫作業了。
第三變:變成郭靖,學會降龍十八掌不回蒙古,而是去老山,把越南那群侵略者都打回老撾去,把他們打得心服口服外加佩服,再也不敢越過國界線,否則見一次打一次,把他們打得連他們媽媽都認不出來。——哥們兒,冷兵器時代早就過了,要是變成黑客帝國的尼奧還差不多。
第四變:變成一個超級運動員,要比劉易斯跳得遠,跑得快,得到的金牌還要多。總之,就是奧運健兒沒拿什麼項目的金牌,我就參加那個項目,把金牌都掙回來!讓奧運會天天奏中國國歌,升中國國旗!——實在沒話說了,幹脆你自個兒開個奧運會自個兒玩吧。
第五變:變成科考隊員,去完南極去北極,和企鵝北極熊挨個兒照相……——如果想和旅鼠挨個照相你就不用回來了。
第六變:變成神奇的國旗,跑到香港去,讓每個升起我的地方都變成中國的領地。那樣的話,香港升完了升台灣,台灣升完了升澳門,統一中國多省力氣!順便把所有地方都升個變,世界大同。——又一日不落的帝國?話說我們中國人是很熱愛和平的。
第七變:變成變型金剛,打敗霸天虎,保衛和平保衛人類保衛地球!得,沒準要插手外太空。
第八變:變成太空人在月球漫步,看看月亮上究竟有沒有嫦娥,嫦娥有沒有小姑姑漂亮。嫦娥會不會做月餅,做的月餅有沒有小姑姑做的點心好吃。——這個還算溫和吧?是溫和,現在在家裏數小姑姑寵他。
……
第七十二變:變成我妹妹,不用上學,想幹什麼幹什麼,還能得到大人的誇獎。……
老師評語:……
老師實在無話可說,就把楊依月請來,這下輪到楊依月無話可說了。說什麼呀,難道說這些話都是蘇憬然在家裏和妹妹玩的時候說的大實話?她周日在一旁聽著,隻當是聽笑話,沒想到是蘇憬然在蘇怡然的啟發下寫的作業,這下子糗大了。
老師很體諒市委楊主任公務繁忙之餘對兒子的教育疏忽,“其實也沒什麼的,蘇憬然同學的思維活躍(太過活躍)想像豐富(太過豐富),這些都是優點(要是沒有這種優點該多省心呀),隻是這篇作文實在不合適考試,這要是寫在試卷上是非常影響分數的。”
老師都說過這份兒上了,楊依月回家之後讓兒子再寫一篇,憬然非常不高興。蘇紹佚看了這篇文章一改平日嚴肅風格,大笑不止。楊依月愁得咧,“這要影響分數的,他本來就不像恭然成績那麼好。這下怎麼辦?”
“也沒什麼,車到山前必有路,他還這麼小呢。不用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