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三章 奪冠(2 / 3)

在清朝時候,一個女子被選進宮裏麵去,機遇是很多的,最低檔你可以叫做“答應”。就“答應”,你不要覺得這個詞很俗、很土,在當時是一個正式的稱呼,說這個人是一個“答應”,不得了!“答應”是你已經進了皇宮了,而且已經有機會接近皇帝了,叫“答應”。有的家族那個時候就自己女兒在宮裏邊是什麼?是“答應”。全家高興得不得了,“答應”

就是隨時隨地地,皇帝可以把你叫過來,但是幾率有時候確實也不高,可能一輩子也沒叫過去,想“答應”沒人叫!那麼如果你確實一叫你“答應”了。來了以後,覺得你不錯,“答應”上麵一級叫做“常在”,這倆字你仔細想一想,不錯了,就常在了,可能還不能完全地得到皇帝的寵愛,但是離的距離就比較近了,就叫“常在”:“常在”之上。就比較得寵叫做貴人了,貴人之上就是嬪,嬪之上是妃,妃之上是貴妃,貴妃之上那當然是皇貴妃,皇貴妃之上就是皇後了。所以皇帝他六宮粉黛,人數之多,等級之複雜。現在聽起來的話也覺得挺有趣的,怎麼會是這樣?人們為什麼這樣生活?構建這麼一種製度?那麼曹雪芹他在寫的時候。他就特別強調,薛寶釵有可能是充為讚善之職。他是為什麼要這樣寫?我們再往下一環一環地去看。

現在要討論的是生活當中,曹家他們家的女兒,有沒有可能在選秀女當中去備選,這是完全有可能的。曹家雖然他們從血統來說,是漢族。但是他們不是一般的漢族,他們是在滿族。在關外,和明朝軍隊進行戰鬥的時候,很早他們的祖先就被俘虜了,就被編入到滿族的八旗裏麵作為奴仆。就叫包衣——曹家的祖上都是正白旗的包衣。滿族有八旗,一開始就有八旗,後來就把這八旗又分為上三旗,下五旗。上三旗是哪三旗呢?就是正黃旗,鑲黃旗,和正白旗,曹家這個包衣雖然它是奴隸的身份,但是他們所屬的旗是上三旗——正白旗,曹家的祖上和當時皇族的成員關係還比較好,因為那個時候是一個初創期,那個時候當奴隸的話,身份雖然低,但是戰鬥當中衝在前麵,主子還是很欣賞的。所以到順治一朝,滿族徹底地掌握中國政權,在北京定都,順治就當了一個確實統一的中國的皇帝。這個情況下,正白旗的包衣,就都得到了一定的好處,曹家就是一個例子。曹家的祖上開始就讓他們做一些比較重要的官職,到了曹寅的父親就做了江寧織造,後來曹寅自己也當江寧織造,曹寅的兒子曹顒也當江寧織造,曹顒死了以後,過繼一個兒子曹頫還當江寧織造。所以曹家雖然是漢族人,但是他們和滿族的上層有過戰鬥的情誼,皇帝和皇族的一些成員,對他們都很善待,他們不屬於後來的漢軍係,他們就屬於正白旗係統。雖然是包衣身份,但是他們的女兒有可能,有資格參加選秀女。所以在《紅樓夢》裏麵,像元、迎、探、惜,她們都是有可能選進宮的。而元春榮國府”的時候,就告訴你已經進宮了。其他的女子,也存在一定的可能性。薛家作為金陵四大家族之一,背景應該是和裏麵曹家類似,在生活當中,生活原型當中,應該和曹家類似,所以這些家族的女子,都是有可能參與選秀女進宮的。

顯然,在生活的當中,曹家應該是有一個女子被選進宮了,這個女子的輩分,應該是曹雪芹的一個姐姐,她可能是曹寅兒子,親兒子曹顒的一個女兒,也可能是曹寅的過繼兒子,曹頫的一個女兒,也可能是曹家跟曹頫一輩的宗族當中,相當於這個輩分人的一個女兒。總之,這個女子進宮以後,成為整個曹氏家族的一個驕傲。從輩分上來說,就是曹雪芹的一個姐姐,應該是有這樣的女子,被選進宮裏麵去了。

這樣的推測是不是缺乏支撐呢?是有支撐的,因為在《紅樓夢》的文本裏麵多次有所“逗漏”。什麼叫“逗漏”?它跟“透露”還不太一樣,“透露”是比較有意識地直接地把一個信息傳輸給你。“逗漏”是什麼意思呢?就是它有的地方稍微點一下,刺激你一下,稍微漏出一點,然後讓你去思索,它不便於像“透露”那種方式那樣,給你說得那麼明白。“逗漏”兩個字希望你注意,我有時候會使用這個詞,說明我閱讀,《紅樓夢》的體會,就是它會“逗漏”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