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就要說一說,帳殿夜警事件為什麼後來成為轟動朝野的一個大事件呢?而且引發了清朝政壇的震蕩呢?這個就還要再折回來,從頭說起。
康熙登基的時候隻是一個少年天子,他當時主要靠他的祖母孝莊太皇太後進行政治方麵的指導。指點他怎麼來執政。在這個過程當中,在康熙十四年的時候,那個時候他已經早就完成了大婚,生了孩子,而且也取得了一定的做統治者、做皇帝的經驗,就在孝莊太皇太後的指導下,就做出了一個非常重大的決策,就是要從兒子當中選一個來立為太子。公開向朝野宣布,清朝的皇位有了正式的接班人。這個接班人就是太子。
清朝在康熙以前的幾個皇帝情況是這樣的:努爾哈赤和皇太極雖然已經稱帝了,但是他們當時還沒有完全打進關內,還沒有成為一個統一的中國的皇帝;真正成為統一的中國皇帝是打進關內的那個皇帝,是大家很熟悉的順治皇帝。在當時的情況下,孝莊太皇太後她有一個考慮,這是一個很睿智的婦女。是一個大政治家,她有一個考慮,她考慮到從清朝皇帝前幾代情況來看,皇太極他的皇後沒有生下一個兒子,就是說沒有嫡子;到了順治這一朝。皇後也沒有生兒子,康熙本身也不是皇後生的,他也是庶出的,不是嫡出的。當時滿族入關以後,就更深地接受了漢族的宗法思想的影響,就是嫡出和庶出認為區別是很大的,這個在《紅樓夢》裏麵是有反映的。大家記得吧?你像探春和賈環就因為不是王夫人生的,不是嫡出而是庶出,就有無數的煩惱。包括探春,那麼一個“才自精明誌自高”的女性,那麼美麗的一個女性,那麼有能力的一個女性,但是她就為她自己不是嫡出的而經常痛苦。在康熙的時候就出現了一個情況,就是康熙的皇後就開始生孩子了,康熙的正宮皇後赫舍裏氏,她第一胎生了一個男孩,雖然生出不久就夭折了,但是她又懷了第二胎,第二胎又是男孩,而且就生下來了,生下來以後就養大了。這樣的話,就成為清朝統治層的一件大事。因為剛才我已經給你捋了一遍,皇太極,他的皇後沒有生兒子,沒有嫡出的兒子;順治,他的皇後也沒有生兒子,康熙也不是皇後生的,康熙也是庶出的,當然後來康熙和他的嫡母,和這個皇後的關係非常好,那是另外一回事;到了康熙,清朝就有了自己皇帝的嫡子了,要入主中原,要征服所有的中國人,中國人裏麵漢族是占絕大部分,漢族的文化傳統是最重視嫡俗的,漢族的宗法思想在這一點上比滿族要更重視。所以為了正列整個的中國人特別是漢族,這個時候來宣布我們滿族也很尊重嫡俗的排序,現在我們的皇帝有了嫡子,我們就要把他宣布為太子,這樣就使清朝皇權的合法性在人們的心靈深處進一步得到鞏固,它有這個意義,所以不是簡單地立一個太子。它是有很重大的政治意義的。在孝莊太皇太後的指導下,康熙就決定立他的皇後生的孩子,雖然是老二,但是因為老大夭折了,也等於也是老大,他取名就叫做胤礽,皇太子立為太子的時候才多大年紀呢?還不到兩歲,一歲半。但是當時康熙皇帝告示天下,舉行了隆重的儀式來宣布這件事情。這個儀式上一個一歲多、不到兩歲的孩子,他根本就沒有辦法完成各種儀式當中的項目,就由他的奶母抱著他,來完成各個大禮當中的環節。這個是清朝一件大事。